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中國之治的江蘇智慧 他們有何過人之處?

每個月第一天,江蘇徐州市賈汪區(qū)馬莊村都會舉行升旗儀式:先升國旗,再升村旗,最后升馬莊農民樂團團旗。在馬莊,升旗儀式堅持30年,金馬廣播響了30年,馬莊農民樂團演了30年。

馬莊村的實踐,是江蘇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鮮活案例和精彩縮影。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馬莊時高興地說:“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么樣?!?/p>

創(chuàng)成17個全國文明城市,總數和占比均居全國第一;創(chuàng)成187個全國文明村鎮(zhèn)和301個全國文明單位,總數居全國前列;社會文明程度測評指數增至89.23。五年來,江蘇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在推動經濟強、百姓富、環(huán)境美的同時,大力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和社會治理效能,一個向上向善蔚然成風、文化繁榮發(fā)展、社會和諧安寧的新江蘇,正朝著未來闊步前行。

思想引領德潤人,

構筑向上向善精神家園

今年1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他一分也沒裝進自己口袋,而是設立基金會資助貧困生。

錢七虎的家國情懷和高風亮節(jié),受到網友一致點贊。今年9月,他又獲評全國道德模范。我省目前共有趙亞夫、王繼才等4人榮膺全國“時代楷?!狈Q號,72人獲評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18人入選全國“最美人物”,1190人(組)入選“中國好人榜”……以他們?yōu)榇淼娜后w,標注江蘇社會文明建設的新高度。

社會文明程度高,既是經濟強、百姓富、環(huán)境美的綜合體現,也是最終的落腳點。省委書記婁勤儉強調,江蘇要努力構筑思想文化引領高地、道德風尚建設高地、文藝精品創(chuàng)作高地,為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支撐。

10月25日、26日,鹽城、南通基層理論宣講互動交流活動在海安市、通州區(qū)舉行,基層宣講“走親戚”,兩地百姓名嘴互動,十分熱鬧。省委組織部首批“黨課名師”曹榮琪不坐主席臺、不念稿子,拿著話筒穿梭于受眾之中,激情澎湃、深入淺出宣講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大家一致表示,宣講生動活潑,真正讓人入耳、入腦、入心。

思想文化是最深沉的精神力量,思想文化引領是最有力的動員激勵。五年來,我省始終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

對各級領導干部,以中心組學習為主抓手推動學深悟透、篤信篤行;

對400萬普通黨員,每年開展集中冬訓,組織“百姓名嘴”深入基層宣講10余萬場;

深化理論研究,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及16家研究基地,打造26家省重點新型智庫,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立項數量連續(xù)4年位居各省區(qū)市第一;

加強理論普及,組織開展“馬克思主義·青年說”電視節(jié)目,建好用好“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

11月21日,常州機關道德講堂上,常州水上搜救中心執(zhí)法人員張向福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今年8月2日深夜,長江風高浪急,一艘貨船突然側傾,3名船員遇險。十萬火急之際,張向福冒著生命危險鉆入機艙排水堵漏,經過4小時作業(yè),終于排除險情。

10年前,常州在全國首創(chuàng)道德講堂,“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模式被寫入《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

如今,“道德講堂”在江蘇遍地開花,全省建成各類“道德講堂”近4萬個,舉辦活動50多萬場,受眾3600多萬人次??捎H、可敬、可信、可學的凡人善舉,引起情感共鳴,化作自覺行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走入百姓生活,文明之花開遍江蘇大地。

推動道德風尚高地建設,我省實施公民道德培育、社會誠信建設、志愿服務普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升、文明創(chuàng)建提升、網絡文明建設和政策法規(guī)保障“七大行動”,努力把江蘇建設成為有溫度的人文之地、有顯示度的文明之地、有感受度的精神家園。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省有27個縣(市、區(qū))被列為全國和省級試點地區(qū)。聚焦群眾需求,創(chuàng)新工作平臺,突出志愿服務,江蘇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凝民心、聚力量,打通“最后一公里”,讓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

一組數據令人心生溫暖:我省平均每百人中約有15位志愿者,1.65萬支志愿服務隊伍活躍在城鄉(xiāng)基層,志愿者成為傳播文明、引領風尚的美麗風景,也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主力軍。

構筑精品創(chuàng)作高地,

以文藝彰顯時代價值

10月15日晚,原創(chuàng)歌劇《周恩來》在延安首演,臺上詠嘆飽含深情,臺下熱淚伴隨掌聲。觀眾感嘆:“沒想到,開國總理的形象可以這樣在歌劇舞臺上大放光芒。”這是近年來繼《運之河》《鄭和》《鑒真東渡》《拉貝日記》之后我省推出的第五部歌劇。

用西方音樂形式講中國故事、立中國精神,是我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文藝精品創(chuàng)作生產的重大舉措之一。

這五部歌劇均以江蘇元素為基礎,以中國歷史上重大事件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題材,在世界舞臺上探索民族性與世界性共融的創(chuàng)新。四部歌劇在海外巡演,好評如潮,《運之河》謝幕近10次,《拉貝日記》演出結束后觀眾席掌聲持續(xù)20分鐘。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唐建平認為,“江蘇原創(chuàng)歌劇能獲得世界認同,是中國故事國際化表達的一次成功實踐,體現文化大省的擔當與作為?!?/p>

如何突破藝術生產瓶頸,在“高原”之上崛起更多“高峰”?5年來,我省文藝界以壓力為傳導,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文化強省建設目標由“三強兩高”豐富提升為“三強三高”,新提出“構筑文藝精品創(chuàng)作高地”,并推出一系列舉措為文藝生產賦能,營造優(yōu)質“文藝生態(tài)系統(tǒng)”。

創(chuàng)作生產方面,加強隊伍建設、加強題材謀劃、加強劇本創(chuàng)作、加強評估論證;品牌平臺建設方面,做強“紫金文化藝術節(jié)”“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江南文脈論壇”等綜合性平臺,做精“百家金陵畫展”“揚子江作家周”“紫金合唱節(jié)”“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等專業(yè)性平臺;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實行“文化名家影響力提升行動”“文化英才培育行動”“文化優(yōu)青儲備行動”,實施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傳播推廣方面,致力于創(chuàng)新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樣式,提升精品傳播力;扶持激勵方面,進一步加強對省級宣傳文化專項資金、江蘇藝術基金等扶持資金整合力度,撬動社會資金參與文藝創(chuàng)作生產。

今年4月,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啟動,100位名師通過師徒傳承的方式,培養(yǎng)扶持100名文藝英才,3年提供300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力度之大全國罕見。

一系列政策扶持與引導,讓江蘇精品創(chuàng)作結出累累碩果——

話劇《雨花臺》、滑稽戲《陳奐生的吃飯問題》、歌曲《藍天下》、圖書《因為爸爸》等入選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淮劇《小鎮(zhèn)》、蘇劇《國鼎魂》先后榮獲“文華大獎”;《黃雀記》斬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七層寶塔》等3部作品同時入選第七屆魯迅文學獎;《運之河》在第二屆中國歌劇節(jié)捧得7項大獎……這些反映斑斕社會現實與偉大時代變遷的作品,體現我省構筑文藝精品創(chuàng)作高地的生動實踐。

對接國家重大戰(zhàn)略,我省積極融入中華文明標識建設工程,將江蘇的文化名片越擦越亮——

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最精彩的一段”,江蘇明確“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為傳承中華文脈、復興中華文化貢獻江蘇智慧和力量。不久前印發(fā)的《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江蘇是大運河國家公園試點工作中唯一的重點建設區(qū);

策應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我省連續(xù)舉辦兩屆“江南文脈論壇”,邀請全球嘉賓在文化認同上構建更大同心圓,在文明共識上尋求更大公約數;

全面梳理江蘇文脈資源,彰顯江蘇文化,2016年啟動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計劃用10年時間編輯出版3000冊《江蘇文庫》;

積極打造紫金文化藝術節(jié)、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紫金合唱節(jié)、紫金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等文化品牌活動“紫金”矩陣,把文化的盛會辦成人民的節(jié)日;

……

時代特征、中國特色、江蘇特質。5年來,一部部作品,一場場活動,一個個行動,呈現出文藝精品生產高地的斑斕畫卷,回響著文化強省征程上的鏗鏘足音。

繡花功夫抓治理,

為“中國之治”探新路

每天不少于4小時的網格巡查,微信步數一天2萬步以上,這是淮安市淮安區(qū)山陽街道網格員韋靜的日常。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聚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其中提到的網格化管理,已成為江蘇人生活的一部分。2017年以來,我省在全國率先實現網格化治理省域全覆蓋,全省規(guī)范設立12萬張網格,配備近30萬專兼職網格員,有效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推動江蘇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走在前列。

網格化社會治理、新時代“楓橋經驗”、“放管服”改革……一張張“金名片”背后,是江蘇為探索社會治理現代化所貢獻的經驗和智慧。

把黨支部建在網格上、激發(fā)鄉(xiāng)賢能量、打造智慧網格、推行“網格+警格”……各地從精細處入手,從民心中聚力,用網格化管理這根“繡花針”,“繡”出一幅幅平安畫卷。鹽城市鹽都區(qū)張莊街道依靠網格員的“火眼金睛”及時發(fā)現問題,街道警情兩年降近一半。南京市江寧區(qū)將民政、公安、司法、人社、城管等16個部門相關職能整合納入全要素網格,變“獨角戲”為多部門協力參與的“大合唱”。

當網格化治理與文明實踐發(fā)生深度“碰撞”,改變顯而易見。去年7月,蘇州市相城區(qū)澄陽街道成立社會綜合治理聯動分中心,創(chuàng)新探索將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融入網格,社區(qū)網格員每天在所轄網格內,針對文明測評長效管理清單進行無死角常態(tài)化巡查,第一時間發(fā)現、第一時間解決,流動攤販、亂貼小廣告等城市治理“老大難”迎刃而解。

隨著社會治理重心下沉,多元共治的網格化微自治機制正在形成?!皥猿珠_放共治,動員企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廣大群眾共同參與,實行多元共治是江蘇的成功經驗?!笔∩缈圃荷鐣W研究所副所長張春龍說。

從過去單純的化解矛盾糾紛、維護治安穩(wěn)定,到今天的“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江蘇有了更多新探索、新內涵。

11月28日,公安部在北京舉行首批100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命名揭曉儀式,我省有南京市夫子廟派出所、高郵市公安局菱塘派出所等5家派出所入選,他們均在各自轄區(qū)打造多元治理的“小氣候”。

“咱們菱塘好地方,四海賓朋常來訪;鄉(xiāng)和業(yè)興民風淳,高郵湖畔明珠亮”,這是傳唱在菱塘回族鄉(xiāng)的新歌謠。菱塘派出所推行由村法律顧問、村部代表、“五老人員”等參加的“圓桌會議”,實現“民事民管”。菱塘回族鄉(xiāng)清真村黨總支書記吳慶才說,圓桌會議“不分上下”,不“抬扛”,大家圍繞議事桌,有一說一、有理講理,讓群眾安居樂業(yè),共享發(fā)展成果。

從“各自為政”到“群策群治”,從“粗放管理”到“精細繡花”,一個社會治理新格局下的江蘇,正在更好地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將為“中國之治”貢獻更多力量。薛穎旦??王宏偉??林元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