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在最高法前三季度司法審判數據會商會上強調 堅決圓滿完成全年審判執(zhí)行工作任務

數據會商是深層次的調研。全國法院2024年前三季度司法審判工作開展情況如何?以問題為導向,以數據為抓手,當前工作還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應對?10月8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會議,對2024年1月至9月司法審判數據展開分析研判會商,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主持會商。

據悉,人民法院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運行半年多來,各級法院院庭領導抓審判管理的意識和能力不斷增強,質量優(yōu)先、兼顧效率、注重效果的理念逐漸深入每一名法官,審判質效持續(xù)提升,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取得新成效。與此同時,符合司法規(guī)律的審判管理運行中,一些領域工作已經明顯改進并趨于穩(wěn)固,有的指標引導作用可被其他關聯指標取代。最高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對指標進行優(yōu)化、精簡,將26項指標精簡為18項。

本次是新的指標體系施行后首次會商。在18項指標中,16項同比趨優(yōu);設有合理區(qū)間的14項指標中,8項處于合理區(qū)間,6項優(yōu)于合理區(qū)間。其中,“案-件比”持續(xù)下降,執(zhí)行完畢率、執(zhí)行到位率明顯增長,當事人在司法審判中有更佳、更實的獲得感;上訴率、申訴申請再審率、民事裁判申請執(zhí)行率等指標明顯趨優(yōu),人民群眾對審判質效更加認可;一年以上未結訴訟案件大幅下降,啃“硬骨頭”、清理積案成效明顯。

“數據表明,部分法院在做實指導調解的法定職能上還有很大潛力”“新類型案件審理起來有難度,相關庭室局要主動承擔起責任,總結典型案例,及時解答法答網上的問題,指導條線準確理解和適用法律”“要繼續(xù)加強對類型化案件的研究,促進裁判尺度統一”……會商會上,最高法院領導和各庭室局負責同志結合工作情況作出分析,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司法審判數據呈現的趨勢,系統梳理了當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問題,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建議。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結合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緊緊扭住審判執(zhí)行主責主業(yè),積極主動作為,實現審判執(zhí)行工作質效持續(xù)向好并不斷鞏固的態(tài)勢,有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睆堒娭赋?#xff0c;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審判執(zhí)行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接下來的任務更重。要認真總結工作經驗,強化科學管理、更好服務發(fā)展,堅決圓滿完成全年審判執(zhí)行工作任務。要針對會商發(fā)現的問題,把自己擺進去,從“我”做起,層層壓實責任,逐條逐項扎實解決。要把符合司法規(guī)律的審判管理融入日常,堅決摒棄“唯數據論”等錯誤做法,向審判管理要案件質效。“越感到忙不過來,越要重視源頭,這是治本的、利長遠的工作?!币哟髮ο卤O(jiān)督指導力度,積極運用法答網、人民法院案例庫、全國法官培訓網等,不斷提升下級法院特別是基層法院、一線法官的審判能力,促推更多矛盾糾紛在前端得到妥善化解,讓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有更多更實獲得感。

最高法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鄧修明,副院長陶凱元,黨組成員、副院長楊萬明、楊臨萍、賀小榮、茅仲華、李勇,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王淑梅,最高法有關部門、各巡回法庭負責同志參加會商。(記者 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