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代辦入學”型詐騙
每逢開學季,中小學校的學位都一位難求。家長們愛子心切,為讓孩子能上好學校,不惜花重金、找關系、走后門。殊不知,騙子們早已盯上了這一豐厚的“市場”,謊稱可以找關系辦理入學,騙取家長錢財。
2021年6月,西安各中小學校報名正如火如荼進行中,賈某卻因孩子的入學問題焦躁不安。附近的學??床簧?#xff0c;看上的學校進不去。就在這時,一位朋友告訴他,自己認識一個“能人”,能幫他搞到知名民辦初中入學名額。賈某高興極了,迫不及待添加了“能人”王某的微信。沒聊幾句,得到對方“肯定能辦成”的口頭承諾后,賈某向王某轉去了13萬元。
轉賬后,賈某三天兩頭催促,王某一直含糊其辭,逃避追問。直到9月中旬,不僅賈某孩子學位沒有著落,王某也玩起了失蹤。隨后,賈某報警請求幫助。根據警方調查,王某是一名小學老師,因長期沉迷網絡賭博導致債臺高筑,便利用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謊稱可以幫助辦理入學和轉學籍,先后騙取2名受害人30余萬元。在多重壓力下,去年11月18日,王某選擇自首,被公安部門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2022年5月,西安市新城區(qū)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王某依法提起公訴。
檢察官提醒:
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理性擇校,不要盲目攀比,一味追求名校。雖然孩子升學不易,家長也不能“病急亂投醫(yī)”,對聲稱能幫忙辦理學位的“學托”要萬分警惕,以免損失錢財又耽誤孩子的上學時機。教育主管部門需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學生入學政策,擴大受益面,及時通過信息公開平臺、新聞媒體等渠道發(fā)布招生信息,確保公眾獲取信息渠道暢通,同時要采取多種形式積極開展學生入學政策普法宣傳活動。
(張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