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家和萬事興

1.jpg

西安市雁塔區(qū)法院家事糾紛“共享法庭”揭牌,旨在探索家事糾紛化解工作新方法、新機制,促進家事糾紛化解。記者 王罡攝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安寧,社會才能安寧。近年來,西安市兩級法院通過統(tǒng)籌推進家事審判工作,做好家事糾紛化解和普法宣傳,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司法為民落到實處。

家事糾紛案件指因婚姻糾紛、繼承糾紛和分家析產(chǎn)糾紛等家庭成員內部糾紛導致的訴訟案件,是人民法院最傳統(tǒng)、最基礎的案件類型,也是最貼近群眾生活的民生案件。在西安法院人眼里,家事案件有三個特點:天大的小事、最難的簡案、最近的距離。

家事無小事

用熱忱的態(tài)度解決群眾事

“離婚!今天必須離!”“離就離!把彩禮錢還回來再說……”今年6月,在西安市長安區(qū)灃峪法庭,一對年輕夫妻的爭執(zhí)聲越來越大。法官李亞茹看著眼前這對小夫妻,耐心安撫著雙方情緒。作為日常審理群眾家長里短的派出法庭法官,眼前這一幕對她而言是再平常不過的場景。

這對夫妻結婚時間并不長,但矛盾日積月累導致感情難以挽回。面對情緒激動的雙方當事人,李亞茹用熱忱的態(tài)度給他們做調解工作,講解典型案例,極力挽回雙方感情。但雙方態(tài)度強硬,堅持要求離婚。

鑒于這種情形,李亞茹及時調整方向,從法理、情理兩方面開展調解,分別做疏導工作。最終,在李亞茹的努力下,雙方自愿調解離婚,調解書當庭送達。對于李亞茹而言,這只是她所辦理的一件再普通不過的“小案子”。

家事審判不僅是法律的裁量,更要維護家庭穩(wěn)定,重視情感修復。西安市法院始終將非訴解決方式和調解工作貫穿于家事審判工作始終,著力構建家事案件多元矛盾化解機制。

2017年,西安市未央?yún)^(qū)法院與區(qū)婦聯(lián)、區(qū)司法局聯(lián)合成立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設立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室?!霸V前調解+婦聯(lián)調解+人民調解”的三調聯(lián)運機制運行至今,已成功化解1218件婚姻糾紛案件。

近3年,西安市兩級法院共有18647件離婚案件經(jīng)過調解后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重歸于好,調撤率達55%;涉婚姻類案件中共有21830件案件調解撤訴,調撤率達54%。

案件無簡案

耐心調解修復家庭關系

家事案件往往沒有群體沖突,但涉及感情、親情和道德倫理,很難清晰明了作出判決,需要更細致地抽絲剝繭和更耐心地調解撫慰。

西安市新城區(qū)法院結合家事審判特點,依托社會綜合治理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組建專業(yè)審判團隊,挑選具有豐富家事審判經(jīng)驗、社會閱歷和善于做群眾工作、責任心強的法官組建家事審判團隊,重點審理家事案件;積極引入心理輔導團隊,聯(lián)合開展心理和法律雙干預,為家事審判力量提供新角度、賦予新能量。

近年來,西安市兩級法院在處理家事案件過程中,始終圍繞“和”的理念,突出“柔”的主旋律,向當事人展示理解、包容、擔當?shù)臑榧抑?#xff0c;致力于當好處理家事糾紛的“黏合劑”。近3年來,西安市兩級法院共有2096件遺產(chǎn)繼承、分家析產(chǎn)案件友好解決、調解撤訴,調撤率達49%。

辦案零距離

用貼心服務回應多元化訴訟需求

日前,一場特殊的庭審在西安市鄠邑區(qū)一個安靜的農(nóng)家院里進行,相對而坐的原告、被告均是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鄠邑區(qū)法院草堂法庭法官白亞情正在組織開庭。

白亞情考慮到雙方當事人都是古稀老人且有疾病在身,決定到當事人家中開庭審理。在充分掌握案情后,白亞情積極引導雙方當事人換位思考,用親情化解紛爭。經(jīng)過情理法相結合耐心疏導調解后,雙方最終同意相互扶助,重拾昔日美好生活。

5月25日,西安市雁塔區(qū)法院家事糾紛“共享法庭”暨“無訴社區(qū)”創(chuàng)建示范點正式揭牌,這一創(chuàng)新舉措將司法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打造數(shù)字化家事審判流程和辦案模式。此外,雁塔區(qū)法院構建家事輔助團隊,特邀家事調解員、家事調查員、家事回訪員、心理咨詢師、家事觀察團等,整合專業(yè)的社會力量為家事糾紛化解獻計獻策。

“在不斷深化家事審判改革理念和方法的實踐中,西安市兩級法院落實‘1863’工作法,在化解家事矛盾的過程中,延伸審判觸角,引領和諧向上的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通過案件審判彰顯人文關懷和司法溫度,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蔽靼彩兄屑壢嗣穹ㄔ涸洪L趙雷說。

(記者 王罡 董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