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32年從警“覓痕” 52歲人生“留跡”——追記榆林因公犧牲民警劉登寶

?

三月的榆林,春寒料峭,一紙突然的訃告,更讓陜西榆林警營中的氣氛陡然肅殺:“榆林公安刑偵戰(zhàn)線優(yōu)秀的人民警察,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技術大隊主任科員、警務技術一級主管劉登寶同志在工作崗位上突發(fā)疾病,經(jīng)搶救無效,于2020年3月17日11時30分去世,年僅52歲。”

劉登寶的離開太突然,突然得令家人和戰(zhàn)友們掩面大哭,難以接受。干了多半輩子痕跡檢驗的刑警,他沒留下一張清晰的工作照,卻留下一本手繪的《刑事技術指紋檢驗使用手冊》,被全局年輕刑警作為指南。在他32年從警路上,有太多值得我們?nèi)シ磸陀|摸的深刻“痕跡”。

心臟手術后仍堅持送教到基層的警營高級工程師

1988年,劉登寶從陜西省人民警察學校畢業(yè)后光榮入警,先后在榆林市公安局榆陽分局孟家灣派出所、刑警大隊工作,因工作業(yè)績突出,被調(diào)入榆林市公安局刑警支隊。

在有些人眼中,刑偵勘驗鉆研累,工作苦,劉登寶卻始終對學習和工作甘之如飴。勤學實干的作風,讓他很快成為榆林刑事技術的權威專家,在指紋檢驗、槍支鑒定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經(jīng)驗。2003年,劉登寶入選全國刑事科學技術青年人才庫,2010年取得刑事科學技術高級專業(yè)技術資格,獲得痕跡檢驗高級工程師職稱,2013年通過全國刑事警察高級執(zhí)法資格考試。從技術員、工程師到高級工程師,一本本證書記錄了劉登寶一步步成長為優(yōu)秀刑事技術專家的成長歷程。

劉登寶同志生前手繪的現(xiàn)場勘驗圖

多年的基層工作經(jīng)驗,讓劉登寶深切體會到一線民警對于刑偵技術的渴求,所以他常年積極送教到基層。2018年,劉登寶做了心臟搭橋手術。沒等身體完全復原,他就主動請纓,帶領三名同事深入到各區(qū)縣開展基層送教。半個月時間,一車四人的流動講堂,足跡踏遍了榆林14個基層單位,完成了十余次專業(yè)培訓,百余名基層刑偵人員接受了面對面、手把手的現(xiàn)場教學。曾經(jīng)有人問劉登寶,為什么不在市區(qū)組織授課,非要忍受路途顛簸?他說:“這樣離基層更近,效果更好,流動授課又可以節(jié)約一線民警的時間和精力,我們多跑跑沒有啥?!?/p>

同事郭強清楚地記得,2018年7月的一個深夜凌晨兩三點,悶熱欲雨,在單位值班的他看到劉登寶的辦公室還亮著燈?!扒瞄_門一看,劉工還在整理白天出現(xiàn)場的情況,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圖文并茂地記錄著現(xiàn)場。”郭強說,“問他怎么還不休息,他說怕第二天整理有遺漏,就連夜把現(xiàn)場圖繪制出來。”

整齊的筆記、準確的勘繪、細致的記錄注解著劉登寶一絲不茍的工作精神,他手繪整理的《刑事技術指紋檢驗使用手冊》成為全局年輕刑警的技術指南,他撰寫的多篇學術論文先后被行業(yè)權威期刊刊登。從警32年,劉登寶用過的筆記本不計其數(shù),就在他離開的前一天,桌上攤開的筆記本還認真寫著2020年的工作打算。只是這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他再也無法去完成。

參與勘驗案件近3000起無一差錯

翻開劉登寶的履歷,他曾榮記個人三等功5次、個人嘉獎8次,被表彰為優(yōu)秀公務員4次,獲得其他獎勵10余次……一份份榮譽印證了這個平時沉默寡言的男人和他過人的工作業(yè)績。

熟悉劉登寶的人都知道,他這人話不多,十分和氣。但他的徒弟之一——榆陽分局民警陳海軍卻對他的一次發(fā)火記憶猶新。

1998年,陳海軍剛參加工作,劉登寶是他的業(yè)務老師。寒冬臘月的一個凌晨,陳海軍突然被傳呼機吵醒,一看是師父劉登寶的來電號碼,他就知道發(fā)了大案。但破舊的摩托車在零下的溫度中怎么也打不著,等他到達現(xiàn)場時,劉登寶早已忙碌上了,看到徒弟后,黑著臉一言不發(fā)。

“這是我唯一一次看到他生氣。”陳海軍說,“師父事后告訴我,案子發(fā)了,咱們只有盡快到現(xiàn)場,才能讓受害人家屬早點安心?!痹趧⒌菍毜膸椭?#xff0c;陳海軍也很快成長為榆陽公安的刑事技術骨干,而且出現(xiàn)場再也沒有遲到過一次。

2016年10月24日,榆林市府谷縣發(fā)生一起爆炸案,公安部、省公安廳對此案高度重視,劉登寶又首當其沖地站在了案發(fā)一線。要從一片狼藉的案發(fā)現(xiàn)場收集固定相關證據(jù),無異于大海撈針,劉登寶對現(xiàn)場劃定責任塊區(qū),安排全部刑事技術人員用篩子過濾每一片可疑物殘骸。榆林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杜增凱至今還記得,為了盡快取得案件線索突破,劉登寶身穿警服,頭戴浴帽,迅速投入工作,汗水蒸發(fā)在浴帽上又滴在頭發(fā)上,脖子和鼻孔里全是土……每天連續(xù)10余個小時的工作強度,劉登寶帶著戰(zhàn)友們一蹲就是7天,由他繪制的現(xiàn)場勘查及復原圖,受到了公安部和省公安廳專家的高度肯定,為案件成功偵破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作為刑警支隊痕檢實驗室負責人,劉登寶具體承擔著全市重大疑難刑事案件手印、足跡、工具痕跡、槍支彈藥的現(xiàn)場勘查、痕跡檢驗、視頻偵查等工作,先后參與各類案件現(xiàn)場勘查和痕跡檢驗近3000起,其中重特大疑難案件的現(xiàn)場勘查及檢驗鑒定850余起,出具可直接認定罪犯的鑒定書500余份、現(xiàn)場證據(jù)材料2300余份,檢驗鑒定槍支530余支、彈藥23800余發(fā),無一差錯。

妻子再也無法接到那通保平安的清晨電話

登寶走了,留下相濡以沫的妻子李靜。每每回想起和丈夫生活的點點滴滴,李靜總是淚如雨下。

“他為人和善,不管周圍誰有事,都愛找他幫忙。親戚住院、紅白喜事,只要他有空,一定過去搭把手,是大家眼中的‘老好人’。但只要跟案子有關的事,他從來都是守口如瓶?!?993年榆林發(fā)生一起搶劫殺人案,劉登寶連續(xù)五十多天沒回家,早已習慣他工作性質的家人知道一定有大案發(fā)生,但直到從鄰居們口中聽到破案的消息,才猜到他肯定是去了那里。

劉登寶有時一上案子就是好多天,不在家的日子里,他每天早上5點半都會準時跟妻子通個電話,互報平安,這個習慣堅持了多年。“案子從來都是第一位,總是這樣,說走就走?!崩铎o流著眼淚回憶道。

劉登寶走了,這位跑遍基層的專家,這位兢兢業(yè)業(yè)的師父,這位心細如發(fā)的丈夫,留下一道道深刻在我們心底的光榮“痕跡”,定格在他32年的警路和52歲的人生。

登寶,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