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警一年話成長——聆聽漢中洋縣公安新警感悟
一年前,幾個90后懷揣著警察夢想和對警營的憧憬,加入了團結奮進、朝氣蓬勃的洋縣公安隊伍。一年來,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釋放青春激情、追逐夢想,將自己的芳華灑在鹮鄉(xiāng)的角角落落,為守護一方的祥和與安寧默默奉獻著!
無奮斗,不青春!
在他們入警滿一年的時刻,讓我們一起聆聽他們的成長感悟,聽他們講述當警察是啥感覺?
?
魏晉坤:“這一年,我學到了責任和擔當”
對洋縣公安局黃家營派出所23歲的民警魏晉坤而言,記憶深刻的兩次出警,讓他真正認識到公安工作的艱辛和危險,也讓他在成為民警的一年中學到了責任和擔當。
有一次,黃家營鎮(zhèn)某村的精神障礙患者在家揮舞菜刀,揚言要殺家人,情況特別危急。所里一名老民警帶著魏晉坤迅速出警。他們到達現(xiàn)場后,精神障礙患者卻躲在房屋二樓叫囂著,情緒很不穩(wěn)定。在老民警用言語吸引精神障礙患者注意力的同時,魏晉坤強行破門進入,與精神障礙患者家屬合力將患者成功控制。這次出警,讓魏晉坤明白必須苦練過硬本領,才能勝任公安工作。
還有一次,一天晚上,轄區(qū)群眾報警,稱一名12歲孩子拿刀威脅父母。魏晉坤和兩名同事快速奔赴現(xiàn)場處置。但因路遠難行,他們在駕車兩小時、坐船半小時后,又搭乘當?shù)厝罕姷哪ν熊?#xff0c;于午夜時分才到達孩子家中。經過他們兩個多小時的耐心開導和批評教育,這個孩子主動給父母認錯道歉,成功化解了這場家庭危機。出警結束,他們回到所里已是凌晨4點多,瞇了2個小時,繼續(xù)一天的忙碌。
“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警察的身影”——這句話激勵著魏晉坤在從警之路上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
黃科淇:“這一年,我成了獨當一面的戶籍民警”
洋縣公安局磨子橋派出所,是24歲的黃科淇警察生涯的起點。去年,她正式成為一名基層派出所的戶籍兼內勤民警。
剛接手戶籍工作時,辦理不同業(yè)務所需的材料、群眾咨詢的各類戶口問題,包括如何接待群眾、如何與群眾進行溝通,給黃科淇帶來了不小的困難。但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是她的工作態(tài)度。辦理各類業(yè)務所需的材料記不住時怎么辦?那就分門別類摘錄到工作日志上;遇到群眾咨詢的一些政策未明確規(guī)定的特殊情況時怎么辦?那就向業(yè)務精通的同事、前輩多請教學習,下班后再理解、消化、吸收。
前段時間,她辦理了一個小孩被收養(yǎng)后補錄戶口的業(yè)務,從了解情況到走訪調查,從調取材料再到采樣比對,這個過程十分復雜且煩瑣,但她憑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蓬^把工作圓滿完成。當看到群眾感激的笑臉時,她感覺所有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入警一年來,從戶籍“小白”到業(yè)務能手;從社交恐懼癥到對群眾的問題應對如流;從剛開始的四處求助到現(xiàn)如今的獨當一面,變化的背后凝結著黃科淇的辛勞和汗水,更融入了她入警的初心和使命。
?
關鑫馳:“這一年,我學到了耐心、細心、真心”
“這里是派出所嗎?請問遷出戶口怎么辦理?”
“警察同志,我的身份證什么時候能辦下來?”
“同志,我的錢丟了,能幫我找一下嗎?”
“參加公安工作以來,這些事情每天都在我耳邊不停地環(huán)繞,當問題得到解決后,聽到一聲‘小同志,謝謝了’倍感溫暖,這就是基層派出所的工作,多而瑣碎、繁雜卻又津津有味”——這是洋縣公安局馬暢派出所25歲的民警關鑫馳的獨白。
群眾最信賴的是警察,遇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派出所。關鑫馳作為基層派出所的一名新兵,在調解鄰里糾紛、化解群眾矛盾中,及時總結經驗,漸漸地他認識到做群眾工作一定要有耐心、細心、真心。關鑫馳讀警校時,對公安工作的認識還十分淺薄,對警察職業(yè)的理解仍停留在影視劇中的理想層面。參加公安工作后,他最直觀的感受除了辛苦還是辛苦,通宵熬夜是家常便飯,隨時出警也習以為常,雙休日能正常休息成為一種奢侈。關鑫馳的家在甘肅文縣,為了工作,一年到頭陪伴家人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我們就是萬家燈火背后的負重者,這也正是人民警察的宗旨和使命”,關鑫馳這樣說。
?
董瀚蔚:“這一年,我實現(xiàn)了夢想,收獲了感動”
“22歲前,我從未清晰地回答過自己以后要做什么。”
大學時期的董瀚蔚,是一名通信工程專業(yè)的學生,整日與嚴謹?shù)墓胶捅涞拇a為伴,受校園文化的熏陶,她曾以為自己將要和身邊同學一樣成為一名程序員,直到看到關于警察的省考招錄信息,她的心像是被電擊一般,傳出了堅定有力的回響——就是他了!
第一次穿上警服時,董瀚蔚不由得哼出了《我和我的祖國》;第一次作為治安民警出警時,群眾的那一句“謝謝你,小姑娘!”讓她難以忘懷;第一次作為戶籍民警辦完業(yè)務后,收到遠方寄來的感謝信時,她更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人生轉折突然到來,看似沖動的選擇,卻在入警后,經過一點一滴閱歷的累積、一字一句交流的感動、一絲一毫成長的蛻變,不斷被證明這是值得的。
如今,23歲的洋縣公安局龍亭派出所青年民警董瀚蔚,在心里堅定地向22歲前的自己吶喊——“以后的你,會將夢想根植于基層的土壤,用知識進行灌溉,用青春進行滋養(yǎng),終將成長為一名在警徽閃耀下的優(yōu)秀人民警察!”
湯礪超:“這一年,我收獲了獨立、堅強、勇敢”
洋縣公安局槐樹關派出所青年民警湯礪超初到基層派出所,接到的第一個警情是協(xié)助處置一名精神障礙患者。他們來到患者住處,不料這名患者從屋內沖出,為防止發(fā)生意外情況,湯礪超和其他同事一道滿山坡追趕,最終將這名精神障礙患者安全送達醫(yī)院治療。
每天清晨,湯礪超都準時到辦公室進行簡單的衛(wèi)生清理,然后打開電腦,習慣性地開始點擊瀏覽縣局網頁信息,回顧自己手里需要完成的工作,翻開工作日志新的一頁,開始一天的工作。
基層派出所的工作細致而全面,作為新警的湯礪超走上工作崗位后,面對風吹雨打、炎炎烈日、各種困難,依然保持了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有人曾經問過他,當警察苦不苦?答案是肯定的!可正是這些“苦”讓湯礪超變得獨立、堅強、勇敢。一年來,快樂伴隨著辛苦,疲憊中獲得了成長。他喜歡一句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從警前,湯礪超曾單純地以為警察是豪情萬丈,乘風破浪,力挽狂瀾,救人于水火,無所不能的;一年后的現(xiàn)在,當他真正參與到基層公安工作之中,才漸漸懂得,警察這個職業(yè)更多的需要默默奉獻、默默堅守、勇往直前。
(趙坤?記者?張大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