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評:通道增加傳遞三個信號
今年全國兩會有一個突出亮點,新設立了兩條通道——“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在通道時間,將邀請代表委員亮相,講述代表委員心聲,展現(xiàn)代表委員風采。
所謂的通道,其實指的是一個臨時的集中采訪區(qū)域,像是臨時記者招待會。形式雖然比較簡單,意義卻很重大。在筆者看來,開設“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至少傳遞出三個方面的信號:
第一,書寫中國自信的新高度。從“躲記者”到“等記者”,從“被動問”到“主動說”,兩會通道的新變化折射出當前國家治理體系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治理能力的不斷提升。代表委員積極走到“臺前”,不僅要傳遞兩會的“好聲音”,更要敢于回應質(zhì)疑、敢于做出承諾,甚至敢于面對批評。這一安排讓兩會以更大的“信息開放度”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書寫出中國自信的新高度。
第二,打造回應民意的新平臺。一直以來,兩會堅持“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在吸納民意和傾聽民心的基礎上,制定出合民意、暖人心的政策,凝聚全民之力,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此次開設“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讓代表委員與媒體記者“零距離”接觸,直接回答民眾關切的問題,可謂是,民有所呼,“會”有所應;民有所盼,“會”有所為。
第三,明確履職擔當?shù)男乱?。當選為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不僅是榮譽,更意味著責任與擔當?!按硗ǖ馈焙汀拔瘑T通道”的開設意味著對代表委員履職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要當好代表委員,就得把功夫下在會前、用到平時,注重學習思考,廣泛深入基層調(diào)研,接地氣、聽民聲。唯此,才能在會議期間能說、會說、敢說,真正履行好代表委員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