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學堂”文明交通的精準“治療”
2月19日,西安地標建筑鐘樓北側的西華門十字,集裝箱改造的“馬路學堂”里正在播放交通事故的真實案例,騎電動車出門,忘戴頭盔的市民陳先生看到觸目驚心的案例后,小聲告訴身邊的交警:“以后騎車出門,我保證每次都戴頭盔。”
街頭開課 以學代罰 剛柔并濟
西華門十字的馬路學堂里,在西安交警蓮湖大隊民警指導下,陳先生有針對性地學習了交通安全常識,還通過交通安全知識答題檢驗了學習成果。
與此同時,在西安交警高新大隊轄區(qū),西太路中隊組織警力20余人在5處馬路學堂里,對有輕微交通違法行為的市民開展現(xiàn)場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通過展板、視頻、講解等形式,糾正非機動車駕駛人交通違法行為外,并為非機動車尾部粘貼反光警示標志,叮囑市民夜間出行打開車燈,轉彎、過馬路時先觀察,再通過。
西安交警蓮湖大隊西大街中隊中隊長楊陽說:“西華門十字的馬路學堂自開課以來,一直堅持以學代罰、剛柔并濟的執(zhí)法方式,通過宣傳教育不斷強化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識。”
哪里違法多 哪里就有馬路學堂
除了市區(qū),在城鄉(xiāng)接合部和農(nóng)村地區(qū),西安公安交警設置的馬路學堂也在發(fā)揮著重大作用。不久前,西安市長安區(qū)一位張姓大媽“火”了,因為騎電動車未按規(guī)定佩戴頭盔,被西安交警長安大隊環(huán)山路中隊馬路學堂的交警查處,她打電話求助好友為其朋友圈點贊的視頻在社交軟件上點贊破萬,評論數(shù)千。有的網(wǎng)友甚至建議對未按規(guī)定佩戴安全頭盔,交警要求以朋友圈集贊放行的工作方法“全球推廣”。
西安交警長安大隊大隊長李冰說:“馬路學堂的設立是西安公安交警基層綜合治理的創(chuàng)新產(chǎn)物,它將安全宣傳、事故預防、普法教育和路面查處結合到了一體,也是我們完善基層交警中隊職能的延伸應用,以‘發(fā)朋友圈集贊’為例,既讓群眾真正感受到了交警不是以罰款為目的,又通過微信好友的評論,達到了教育一人、傳播一片的目的?!?/p>
目前西安有馬路學堂85處,全部遵循哪里違法多發(fā)、哪個時段出行集中,西安公安交警就把馬路學堂設在哪里、勤務就安排在哪個時段的原則。馬路學堂具備流動性和針對性兩大特點,采取集裝箱式設計,內(nèi)部配置電視機、空調(diào)、桌椅等設施,采用“安全宣傳+警示教育+違法查處”相結合的模式,通過觀看宣傳展板、發(fā)朋友圈集贊、民警現(xiàn)場授課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方法,引導文明交通根植人心。
定制課表 特定人群 精準宣講
85處馬路學堂,學習內(nèi)容都一樣嗎?在堅持以“普法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下,各學堂也會根據(jù)所處點位的實際情況,針對特定人群定制課表。
西安交警新城大隊轄區(qū)的石家街轉盤“馬路學堂”,不僅有用于播放交通安全警示案例的電視機、交通安全宣傳展板、宣傳資料,還有飲水機、空調(diào)、座椅等便民設施。這里是城東交通要塞,很多大型車輛的必經(jīng)之地,因此這個學堂已多次針對渣土車駕駛員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培訓。定制課上,民警結合警示教育視頻,對渣土車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深刻剖析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和危害性,并詳細講解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駕駛等交通安全知識。
西安交警新城大隊大隊長裴劍說:“隨著馬路學堂的進一步完善,新城大隊給轄區(qū)重點單位量身定制了多套課程表,哪類人群易發(fā)事故,我們就重點宣教哪類人群。用發(fā)生在身邊的案例,讓當事人直面交通事故的慘痛教訓,在其感到觸目驚心時,適時傳播交通安全常識,從而降低交通事故的發(fā)生?!?/p>
西安公安交警的“馬路學堂”目前已累計組織觀看交通事故警示教育片23050場次、組織群眾答題1.5萬余人次 、發(fā)放交通安全宣傳單2.6余份,受教育群眾19萬余人。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長、交警支隊支隊長馬步理也曾在“馬路學堂”內(nèi)為群眾現(xiàn)場授課。
馬路學堂上線后西安亡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0%以上,一盔一帶佩戴率提升20%以上。這一降一升,是交通文明意識深入人心的直觀表現(xiàn),也為西安打造暢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