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院法官寄語修正“脫軌”的青春

“當我收到減刑裁定書時,就看到了這篇法官寄語,我認真地看了,我想,我是和別人不一樣的,我感受到了關注,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未來路還長,我一定不負眾望,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币晃幻酝局档纳倌暝诮o法官的回信中寫下這樣的文字,筆跡稚嫩,但堅定。

有溫度的法律裁定

6月1日清晨,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監(jiān)庭庭長高偉、法官范水艷專程趕赴未成年犯管教所,為6名青少年罪犯送去減刑裁定書。

與以往不同的是,罪犯拿到裁定書的同時,還拿到了一份法官寄語。

“冷冰冰”的法律裁定似乎瞬間有了溫度,19歲的小梁摩挲著衣角,小聲地說:“謝謝法官,謝謝您,我一定改好?!?/p>

近日,西安中院審監(jiān)庭受理了一批減刑案件,這些罪犯案發(fā)時均為未成年人,因種種原因誤入歧途、犯下罪行。

“我們發(fā)現(xiàn)這批案件中,有6名罪犯改造表現(xiàn)持續(xù)良好,比如小曹在服裝縫制崗位上表現(xiàn)突出,近年考核中獲4次表揚,小梁上學期的政治考試接近滿分,技能95分,也很優(yōu)秀?!狈端G拿出考核成績單,向《法治日報》記者說道。

如何達到懲治與挽救的平衡,還給社會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高偉等主審法官經過綜合研判后,認為小曹等6名罪犯主觀惡意不明顯,犯罪情節(jié)及社會危害程度較輕,加之改造表現(xiàn)良好,因此作出減刑裁定,以幫助他們早日重回正常人生軌跡。

希望他們重拾信心

一紙減刑裁定,可以讓這些少年早日走出未管所的大門,但如何讓他們跨出“心門”,在青春的下半場重拾信心,彌補缺憾,則考驗著司法智慧。

思索了許久之后,高偉組織主審法官針對6名少年不同案情,精心寫下法官寄語。

“我們都有過輕舞飛揚的年華,也有過年少輕狂的過往……社會沒有拋棄你,親人正在期盼你。希望你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認真學習法律和職業(yè)技能,增強辨別能力,做對家庭負責、對社會有用的人……”送達減刑裁定時,面對和自己孩子差不多大的幾名少年,高偉真誠地讀起寄語。樂觀向上、明辨是非,心中有法、行為有度,是她在諸多案例中總結出失足少年最稀缺的品質,也是她最殷切的希望。

幾名少年眼眶紅了。6月3日一大早,高偉就收到了未管所轉來的小梁和小曹的回信,讀罷,她欣慰地將回信折疊、收藏好,摘下眼鏡,看了看窗外放松眼睛,外面陽光明媚,一如本該美好燦爛的青春。

因小梁和小曹刑期未滿,法官在給他們的寄語背面寫上了相關法律規(guī)定,希望他們時常自省,不再重蹈覆轍。

“另外4份是寫給4名即將刑滿釋放的少年,背面是空白的,沒有寫法律規(guī)定,因為我們相信,對法律的理解和敬畏已深深地刻在了他們心里。”范水艷說道。

空白是信任,也是新的開始。這4份法官寄語會陪伴少年們一起重新回歸社會,用奮斗、汗水以及打碎后重建的愛與希望,續(xù)寫青春未完成的篇章。

強化預防青春“脫軌”

《淮南子·說山訓》有云:良醫(yī)者,常治無病之病。將糾紛及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是西安中院在“醫(yī)治矛盾糾紛之疾”時的初心與期盼。

“人在青少年時期,三觀尚未完全形成,行為習慣沒有完全固定,因此在涉未成年人司法實踐中做好訴源治理,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全市法院要主動加強與未保辦、共青團等部門協(xié)同,構建聯(lián)動保護格局,并配合建立相關心理評估和干預機制,積極尋求新形勢下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渠道,護航青少年在正確的人生軌道上健康成長?!苯衲?月,西安中院院長趙雷在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工作會議上強調。

做好涉未成年人案件的訴源治理,西安中院分類施策、全力以赴:在家庭教育促進法施行后,發(fā)出西安首份“家庭教育指導令”,責令家長“依法帶娃”,并走進社區(qū)開展普法宣傳,推動家庭文明風尚形成,幫助樹立好未成年人教育的第一道家庭防線;

在“紅領巾法學院”品牌創(chuàng)建工作中,根據(jù)不同學校特點、法治需求,量身定制菜單式、情景式法治宣傳內容,大力開展法治宣傳進校園、法院開放日、模擬法庭等活動,向同學們發(fā)放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大禮包”,潛移默化間促進司法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發(fā)芽,相關做法被寫入最高法院工作報告;

“建議加強宿舍安全管理,必要時可通過匿名問卷調查等方式排查學生矛盾,最大限度減少暴力隱患?!贬槍π@霸凌等未成年人犯罪高發(fā)領域,西安中院向涉案相關學校發(fā)送司法建議26份,并及時回訪校園安全整改情況,校院聯(lián)合讓小矛盾化解在學校、小糾紛止步于訴前;

與香王小區(qū)等社區(qū)聯(lián)合探索未成年人司法轉介機制,不斷完善合適成年人、社會調查、社區(qū)矯正等制度;與婦聯(lián)等機構達成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在家事糾紛、未成年女性保護等方面構建多元解紛機制,形成共育合力。

2022年,在西安兩級法院生效判決中,未成年被告人數(shù)占被告總人數(shù)的比例由2017年的3.21%下降至1.14%,訴源治理成效顯現(xiàn)。

(記者 孫立昊洋 通訊員 賀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