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公安局鄠邑分局渭豐派出所深入推進“法律診所”建設 “坐診”接訪 “開方”解憂

為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進一步拓展公安警務服務質效,不斷深化派出所“主防”模式,積極打造聯(lián)系和服務群眾的新陣地、新平臺,今年以來,西安市公安局鄠邑分局渭豐派出所聯(lián)合北京市中聞(西安)律師事務所共同打造了全市公安系統(tǒng)第一家“法律診所”。律師團隊入所值班,通過網絡“問診”、主動“巡診”、集中“會診”等方式,充分發(fā)揮其獨特的第三人公信力和法律專業(yè)優(yōu)勢,在化解矛盾糾紛、開展普法宣傳、消除安全隱患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為基層社會治理賦能加力。

“我們結合轄區(qū)特點,采取分區(qū)、分片的方式,將行業(yè)場所負責人、從業(yè)人員、單位安全管理人員等納入‘問診’對象,通過建立微信群,讓社區(qū)民警和律師在微信群內積極收集群眾反映的社會治安問題,為群眾提供24小時在線法律咨詢服務?!蔽钾S派出所教導員楊濤說。

劉先生咨詢畜牧業(yè)養(yǎng)殖方面的法律問題,侯先生咨詢與他人的合同糾紛問題,熊先生咨詢人身損害賠償方面的問題……群眾提出的一個個問題,在“法律診所”得到了積極的回應。自“法律診所”成立以來,渭豐派出所共開展網絡“問診”300余次,幫助200多名群眾解決了“煩心事”,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法律診所”借鑒醫(yī)院診療模式,每逢周四由專職律師值班“坐診”,“把脈”社區(qū)居民大小事務,針對在“三排查”中發(fā)現(xiàn)的復雜、疑難案事件,實時開展集中“會診”和研判,制定化解矛盾糾紛的具體方案,推動疑難雜癥有效解決,切實從根源上消除社會治安隱患。

今年11月,仝某在一企業(yè)內工作時不慎受傷,導致小腿截肢。仝某和企業(yè)均存在一定責任,但責任大小無法準確劃分,調解難度大,而且當事雙方在補償金額上也存在爭議。為盡早化解糾紛,值班律師分別做當事雙方工作,從法理、情理角度出發(fā)進行了調解。最終,當事雙方在補償金額上達成一致?!胺稍\所”成立以來,民警和律師通過“坐診”,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0余起。

此外,為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民警和律師深入轄區(qū)12個村開展包村、聯(lián)戶、到人的宣傳活動,依托小廣場、中小學校等開展普法宣傳、法律咨詢,對群眾和廣大師生提出的法律問題一一開具普法“小處方”。同時,結合“進建商”座談會、“警營開放日”、開門接訪等方式,渭豐派出所進一步暢通社區(qū)、家庭、學校、社會與公安機關之間的溝通渠道,通過以案釋法,引導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農村普法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提高了村民的法律常識,讓大家學會了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编傄貐^(qū)渭豐街道留南村村委會委員王勇說。

“法律診所”現(xiàn)有常駐律師6名,累計開展廣場“巡診”20余次,開展涉企、涉校法律援助8次,印發(fā)宣傳資料300余份,惠及企業(yè)、商戶、村組等,為群眾提供了方便、快捷、優(yōu)質的民事調解、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法治宣傳等公益法律服務,成為群眾身邊法律服務新模式。(陳杰鋼?通訊員?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