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汛救災中彰顯政法擔當

暴雨就是動員令,汛情就是沖鋒號。近日,寶雞市鳳縣遭遇強降雨惡劣天氣,全縣廣大政法干警全力投入防汛搶險救災各項工作。搶險救援、疏導交通、守堤護壩、轉移群眾、搶救財物,道橋旁、路面上、社區(qū)中、村莊里,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政法干警的身影。

聞“汛”而動 迎“汛”在前

7月17日早,鳳縣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商峰前往鳳州鎮(zhèn)逐村查看農(nóng)作物及橋梁、電力、道路、飲水等基礎設施受災受損情況。聞“汛”而動、向“險”而行。7月21日,縣委政法委組織黨員干部積極參加包聯(lián)村留鳳關鎮(zhèn)喇嘛泉村防汛救災工作,捐贈方便面、飲用水等應急物資,入戶向群眾宣傳次生災害的危險性和多發(fā)性,要求群眾務必聽從鎮(zhèn)村指揮和安排,確保人員安全。

危難之際緊急救援

7月17日下午,鳳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民警雋少青在河口鎮(zhèn)石鴨子村疏導轉移群眾時,發(fā)現(xiàn)一名年邁老人因被困時間較長,被救出后身體虛脫、行動困難、急需幫助。他立即背起老人,蹚過泥濘土路行至安全地帶,安排車輛將老人送到親屬家中。

汛情就是警情!災情就是命令!災情發(fā)生后,鳳縣公安聞“汛”而動,逆“流”而上,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突擊隊員們赴重點村、重點部位迅速開展隱患排查監(jiān)測、滑坡塌方路段交通管制、防汛搶險救援、轉移受災群眾等工作。局黨委班子全體成員冒雨深入一線指揮參戰(zhàn),各警種、各派出所立足本職,迎著洪水逆流而上,配合鎮(zhèn)黨委、鎮(zhèn)政府徹夜作戰(zhàn)。自災情發(fā)生以來,縣局連續(xù)投入警力400余人次,緊急救助轉移群眾30余戶,70余人次,圓滿完成被困人員搜救、搶險現(xiàn)場秩序維護等工作,在搶險救災中積極貢獻公安力量。

災后清淤助力通行

7月16日晚至7月17日,強降雨過后河水漫堤,致使唐藏鎮(zhèn)多條道路被雨水沖刷,洪水退后的道路上堆積著大量淤泥。了解到這一情況后,7月21日,鳳縣檢察院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庫建科帶隊深入包抓村唐藏鎮(zhèn)倒回溝村開展道路清淤等災后重建工作。黨員干部手持鐵锨鐵鍬等工具分段作業(yè),經(jīng)過4個小時的奮戰(zhàn),道路上的淤泥全部清理完畢?!拔覀兪钦ǜ删?#xff0c;也都是共產(chǎn)黨員,制服在身,職責在肩,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防汛救災貢獻力量。”縣檢察院干部李鐸揚這樣說道。此外,縣檢察院還積極參與到雙石鋪鎮(zhèn)十里店村抗洪救災工作中,細致排查地質監(jiān)測點風險隱患,轉移風險點住戶2戶2人。

搶險救災奮戰(zhàn)一線

鳳州鎮(zhèn)鳳州村全村總面積42平方公里,共有14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763戶2704人,是全縣人口最多、群眾居住較為零散的村,強降雨導致村上道路、田地等不同程度受損??h法院扛起責任,迎難而上,積極投身到鳳州村救災搶險工作中,7月18日,縣法院干警在黨組書記、院長王艷的帶領下,與鎮(zhèn)村干部分七組開展災情摸底、人員搜救等工作,一戶一戶排查,一家一家問需,一處一處去險,做到不漏一畝農(nóng)田、一處道路、一戶人家。同時,前往包聯(lián)村河口鎮(zhèn)沙壩村通過捐贈應急物資、實地查看災情、宣傳安全知識等方式,嚴格落實防汛救災各項舉措。

擔負使命守護平安

鳳縣河口鎮(zhèn)石鴨子村是此次受災最為嚴重的村子,作為石鴨子村的包抓單位,縣司法局迅速行動,為石鴨子村送去儲水罐3個,生活用水5噸,為救災干部購置液化氣及配套灶具、方便面、應急手電等4500元的生活物資。面對災情,縣司法局積極配合縣文旅局承擔起該村轉移人員安置服務保障工作,他們連夜行動,登記造冊、精準服務,累計安置群眾200余名。結合受災群眾需求,縣司法局發(fā)出愛心倡議書,動員全局干部職工、廣大群眾為安置人員捐贈衣物鞋襪等,全力做好安置群眾飲食、就醫(yī)、情緒疏導等服務保障工作,讓小舉動,帶來大溫暖。同時,各鎮(zhèn)司法所干部也積極參與鎮(zhèn)村轉移群眾、應急搶險等工作,以一己之力,護一方百姓,守一方平安。

文霄是鳳縣黃牛鋪鎮(zhèn)司法所所長,同時也是一名退役軍人,7月17日下午13時許,接到鎮(zhèn)政府臨時緊急工作安排,負責長灘壩村的防汛救災工作,得知村七組一名老人偏癱在家、家中進水嚴重,被困情況非常危急。他聯(lián)合派出所、鎮(zhèn)村干部迅速行動,開展緊急營救,一行人用擔架合力將老人抬送出來,并護佑其家人轉移至村部安全地帶。

鳳縣公安局干警利用無人機實地巡查河道行洪和人員被困情況,協(xié)助相關部門排查清除安全隱患;鳳縣人民法院協(xié)調寶雞市民盟捐贈救災物資;縣司法局積極參與受災群眾拆遷動員工作,推動災后恢復重建……鳳縣廣大政法干警日夜奮戰(zhàn)在防汛搶險一線,用平凡的身軀扛起責任、擔負使命、托起希望、守護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