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訴源治理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今年以來,銅川市法院系統(tǒng)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最大限度推動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截至目前,銅川市法院系統(tǒng)共計訴前調解各類案件1631件,占新收案件數量28.57%,訴源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銅川市委將訴源治理工作作為重點項目,出臺《關于加強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率先在全省實現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村(社區(qū))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全覆蓋。在銅川市委政法委領導下,市中院建立“三進兩聯一引”多元解紛機制,全面落實定額補貼和“以案定補”等制度,有效激發(fā)專兼職人民調解員內生動力。
銅川市法院系統(tǒng)扎實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進網格,推動矛盾糾紛就地發(fā)現、就地調處、就地化解;組織訴訟服務團隊進駐綜治中心,助力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聯合司法行政機關完善訴調對接機制和特邀調解名冊,加大委派、委托調解力度,全面規(guī)范調解程序。同時,銅川市法院系統(tǒng)強化與公安機關“和為貴”調解室的協(xié)作,全力推進源頭解紛,防范“民轉刑”案件發(fā)生。
銅川市法院系統(tǒng)注重基層首創(chuàng),縱深推進訴源治理。耀州法院探索開展無訟社區(qū)(村)創(chuàng)建活動,在全區(qū)129個村(社區(qū))設立法官工作室;王益法院建立道交糾紛一體化處理工作中心,實現道交糾紛速調、速裁、速判、速執(zhí);印臺法院運用“三角形”工作法,實現矛盾不出村、糾紛不入訴;宜君法院組建訴前調解“老王工作室”;棋盤法庭“1234”訴源治理工作法入選全市改革優(yōu)秀案例;新區(qū)審判庭依托“紅濤法官工作室”,年均訴前調解案件500余件;陳爐法庭服務基層治理經驗入選全國法院第四批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獲評全省首批“楓橋式法庭”。
(李成龍?毛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