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xù)紅色基因 做矛盾糾紛解鈴人

延安是革命圣地,孕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近年來,陜西省延安市傳承延安精神,積極構建“人民信訪+人民調解”新模式,匯聚信訪、司法行政等各方力量,將“法理情”融入信訪矛盾化解工作中,使大量的信訪矛盾吸附在當地、化解在基層。
延安市信訪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延安市訪調委)自2018年11月成立以來,先后調處各類矛盾糾紛410余件,為當事人兌現調解款項3400余萬元。今年10月,延安市訪調委被授予“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稱號。
今年年初,一名88歲的老人乘坐公交車時不慎跌傷4根肋骨,要求公交公司賠償各種損失上百萬元,并到當地信訪局上訪,后經延安市訪調委調解員耐心進行心理疏導和法律政策宣講,最終說服老人同意以3萬元賠償金達成調解協議,雙方當事人均表示滿意和感謝。
“熱心、細心、耐心、公心”是延安市訪調委“四心調解”工作法,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貫徹落實到化解信訪矛盾的全過程,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2021年,市信訪局立案大廳移送一起144戶業(yè)主與新區(qū)投資開發(fā)公司購房糾紛,涉及人數多、標的額大、情況復雜,延安市訪調委受理后多次深入實地調查研究,數次組織雙方座談和交換意見,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協議,由投資開發(fā)公司給144戶業(yè)主返還購房面積差額500多萬元,將一起重大群體性信訪案件及時予以化解,有效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
在日常工作中,延安市訪調委著力在“準、位、責、民”四字上下功夫。即調解員必須吃透案情,準確分析產生矛盾糾紛的原因和焦點問題,找到化解矛盾糾紛的突破口,努力做到一擊即中;調解員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端正態(tài)度、放下架子,努力做到在其位、盡其事;調解員在化解每一起信訪矛盾中都盡心盡力,敢于擔責、勇于負責,嚴防自己的工作失誤給當事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或者導致矛盾進一步激化;調解員把識民意、體民情、解民憂作為調解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切實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五年多來,延安市訪調委調解矛盾糾紛成功率達98%,贏得了當事人的好評。 (記者 趙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