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司法與服務同行 救助與溫情共在

近年來,安康市紫陽法院本著司法為民宗旨,在辦理司法救助案件中始終堅持“救急救困、應救必救”原則,不斷提高對困難當事人的救助力度,深化司法救助措施,拓展司法救助功能,通過司法救助來傳遞溫度、傳遞黨和國家的關愛,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2019年,張某在為戚某提供勞務過程中意外受傷,因賠償問題雙方發(fā)生分歧,后經紫陽法院調解,由戚某分期支付賠償款35000元。調解生效后,戚某未依約履行,張某遂申請強制執(zhí)行,法院查明戚某無財產可供執(zhí)行。而張某原本就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又因受傷手術治療花費巨大,使得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陷入困難。今年遂向紫陽法院申請司法救助,綜合審判庭的法官受理該案后,一邊實地走訪調查,詳細核實了張某的家庭生活狀況確實困難,一邊又多方查找聯(lián)系到被執(zhí)行人戚某,與其溝通,耐心釋法析理,最終在承辦法官的努力下,被執(zhí)行人戚某主動支付賠償款9000元,法院又為張某爭取到司法救助金10000元,及時緩解了張某的家庭困難,幫助張某一家渡過難關,重拾生活的信心。

2020年,黎某以其與黃某提供勞務合同糾紛案申請執(zhí)行過程中被執(zhí)行人無財產可供執(zhí)行,黎某體弱多病,其兒子是軍人,遠在西藏服兵役,全家四口人僅靠兒子在部隊的服役收入維持生活,家庭生活困難,遂向紫陽法院申請司法救助40000元。紫陽法院經過調查核實后,快速辦理、快速審批,用實際行動體現擁軍優(yōu)屬。

司法救助,一頭連著百姓疾苦,一頭情系著司法溫情。今年以來,在縣委和上級法院的大力支持下,紫陽法院積極主動為困難當事人申報國家司法救助,目前已立案辦理司法救助案件6件,為困難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資金 9萬余元,有效幫助各類當事人緩解生活困窘,向人民群眾傳遞社會的關懷和司法的溫暖,有力促進了社會和諧穩(wěn)定。

(安康市委政法委?趙敏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