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隊長”打造“楓橋式派出所”
6月28日的早上,窗外夏雨正疾,剛處理完一起居民樓漏水警情的黃朝兵上衣濕透,濕淋淋的衣服貼在削瘦的肩脊上。他用手抹著額頭的雨珠,滿面沉悶喃喃自語:“雨要這么下,屋頭漏水的居民可要遭罪了……”剛說完,黃朝兵又繼續(xù)前往其他社區(qū)查看居民樓漏水情況。
今年51歲的黃朝兵,是重慶市九龍坡區(qū)石坪橋派出所分管社區(qū)工作副所長。從警30年,他嚴格按照黨員標準要求自己,積極打造“楓橋式派出所”厚植基層“接地氣”,作風堅韌“解民憂”,協(xié)調多方“求治理”,贏得了轄區(qū)居民的高度認可。因為群眾認可、信任黃朝兵,有了困難都找他,他的身影也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各類矛盾糾紛化解現場,所以黃朝兵也被群眾親切稱為“救火隊長”。關于這個綽號,黃朝兵欣然接受,他常對年輕民警說:“‘救火’不光要到得快,還要能把節(jié)奏放慢下來,穩(wěn)得住。俗話說,慢工出細活,好事多磨,老百姓的事情要慢慢做、耐心做、做細做實。”據介紹,由于工作成績突出,黃朝兵先后榮獲個人三等功兩次,個人嘉獎7次,先后10次被評為年度“優(yōu)秀公務員”。
挨家挨戶上門送證件
在同事眼中,年過半百的黃朝兵是一位溫文爾雅的老大哥,說話永遠和煦平易,不急不緩。他自己的看法是:“再難的事兒,只要慢慢想辦法,總能找到解決的路子。關鍵要堅韌,要耐磨?!边@句話,他經常對工作中遇到難題的年輕民警說,也經常對生活遇到困難的轄區(qū)群眾說,更是他從警30年來經常用以自勉的話,“干社區(qū)工作,就像‘解疙瘩’,必須下定決心、集中精力、講究方法、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將工作做得像個樣子”!
1989年,黃朝兵警校畢業(yè),被分到九龍坡區(qū)的勞動村派出所當戶籍民警。當時,山城的經濟發(fā)展剛剛起步,全國性的人口流入大潮尚未開始。黃朝兵負責的社區(qū)滿打滿算只有3000人,流動人口幾乎沒有。可就是管理這樣一個相對簡單的社區(qū),年輕而靦腆的黃朝兵還是遇到了“新秀墻”:“不敢跟群眾講話,見人就面紅心跳”,如今他回想往事,雖然已經是云煙過眼,但工作做不好,群眾不認可,在當時可著實急壞了這個要強的年輕人。
不過,黃朝兵的為人特點就是堅韌。原本和居民說話就臉紅緊張,他就主動找上門去打交道!可是,上門總要有個由頭吧!他靈光一閃,想到了居民在所里申領的各類證件。每天下班,他就從所里把社區(qū)居民辦好的證件裝到包包里,然后步行挨家挨戶去“送貨上門”,趁機和百姓交感情、嘮家常?!斑@個年輕娃兒不錯”,慢慢地,居民的口碑變了,黃朝兵在大家心中有了位置,他的工作也逐漸步入正軌?!叭嗣袢罕娬媸翘緲懔?。你的每一點付出,他們都會默默記在心里”,黃朝兵至今仍感慨不已。
如今,30年過去了,山城社會經濟面貌發(fā)生了巨變。老黃說,隨著社會的進步,公安機關的服務屬性愈發(fā)凸顯。對此,黃朝兵的態(tài)度是:“人民公安,就該為人民服務!幫老百姓辦事,不問值不值,只看該不該。要幫,就要幫出個結果!”
處理不完的家長里短
社區(qū)工作千頭萬緒,諸務繁雜。黃朝兵是社區(qū)副所長,化解基層社會矛盾、加強社會治理是他的一項重要職責。隨著“楓橋式派出所”被樹立為基層派出所的長遠目標,身為一名老黨員、老社區(qū)民警的黃朝兵愈發(fā)感到責任重大。
一到社區(qū),他總是有處理不完的家長里短。最近連日陰雨的這短短兩天內,他和民警處理的房屋漏水求助警情和糾紛調解就達到15起。面對撲面而來的各種惶急和焦慮,有時甚至是各種“找茬”和“軟釘子”,黃朝兵總是一臉微笑:您別急,慢慢說,咱們一起想辦法……
九楊新村社區(qū)有個黃阿姨,是一位年過七旬的退休教師,為人不錯,但就是喜歡較真兒。去年上半年,黃阿姨短短三天內報警七八次,反映樓上的出租屋半夜“刻意”制造噪音,和她過不去,而且,還埋怨民警“不作為”,對樓上“硬不起來”。為了這件事,黃朝兵前期安排社區(qū)民警上門三次調解,黃阿姨連門都沒讓進。后來,黃朝兵干脆自己登門拜訪。不讓進?沒關系,我站在門外給您匯報!就這樣,他在門外,黃阿姨在門內,隔著一道鐵門,黃朝兵給老姐姐詳細介紹近兩天民警約談出租屋業(yè)主和前后6個租客的情況,并將業(yè)主簽署的保證書隔著門縫塞進去……黃大姐的門最終打開了,帶著一臉慚愧,她拉著黃朝兵的手,不住地稱謝:“不好意思,讓您站了這么久,失禮了失禮了……”
老而彌韌,是所里領導對黃朝兵的一致評價。認準的事兒,不管再難,也要辦成。今年年初,轄區(qū)有位八十多歲的黃大爺找到黃朝兵,提出要修改自己的出生日期登記信息。原來,由于歷史原因,老人的出生日期1930年被誤登記為1932年,跟其弟弟的出生年月正好重合了。如今家里在修族譜,這件事兒就成了老人的一塊心病。80歲還要改出生日期,所里的很多民警都覺得這事兒難辦??墒?#xff0c;黃朝兵是個認死理的人。他覺得,這事在旁人是小事,但對來日無多的老人卻是一件天大的事兒。在跟所里匯報獲得支持后,他和同事驅車8個小時,趕往老人的川西老家,歷時兩天,通過密集詢問老人數十名親屬、街坊的方法,最終確定了老人的真實出生年月確為1930年。得知事情解決好了,老人流著眼淚對黃朝兵說:謝謝公安同志們,這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
在公安社區(qū)工作中跌打滾爬多年,黃朝兵總是出現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澳睦镉袉栴},哪里有糾紛,哪里有險情,不管水里火里,‘救火隊長’黃所長都會在現場!他在,我們就安心,就有底氣!”社區(qū)居民周正祥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