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是孩子眼中的“愛心媽媽”
媽媽!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最神圣的稱呼。
在漢水之源、氐羌故里的寧強,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媽媽”:她們的“孩子”是與她們沒有血緣關系的留守兒童;她們的足跡遍布全縣各中小學校。她們就是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人民檢察院“愛心媽媽”協(xié)會的女檢察干警們。
讓我們循著她們的足跡走進一個愛的世界。
足跡1
五年薪火相傳一路風雨兼程
2016年12月,在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檢察院里,由3名從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女檢察官發(fā)起組建了一個愛心公益團體:“愛心媽媽”協(xié)會。
2021年初,3名朝氣蓬勃的女干警光榮加入了縣檢察院“愛心媽媽”協(xié)會。至此,協(xié)會由原來的3人擴大到12人。在這個團隊中,既有已為人母的干警,也有青春活力的新干警。
5年來,她們憑著對檢察事業(yè)的忠誠,從點滴小事做起,用行動傳遞愛心,先后走進50余所中小學,開展愛心媽媽“大手牽小手”公益活動,為11800余名中小學生、450余名留守兒童開展法治安全教育、心理矯治輔導、生活困難救助。
5年里,這支隊伍不斷壯大,傳遞真情、匯聚愛心、關注公益、共創(chuàng)和諧。
足跡2
檢愛同行法治護苗
2021年春季開學后,“愛心媽媽”協(xié)會副會長楊靜受邀來到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南街小學二年級2班,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課。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現(xiàn)實的案例、精心制作的課件,通過情景模擬、有獎問答等方式,為孩子們宣講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內容,講解了預防交通事故、預防溺水、預防拐騙、預防性侵、預防校園欺凌等常識,教導孩子們增強遵紀守法和自我保護意識,爭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
2021年5月,“愛心媽媽”協(xié)會再次來到寧強縣東城小學,邀請了縣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和學生家長及全校師生,共同開展以“檢愛同行,共護未來”為主題的校園法治講座活動,并為該校的280余名留守兒童帶去了籃球、足球、羽毛球以及課外讀物等禮物。
足跡3
特別的日子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2021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對于寧強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來說特別難忘,因為他們迎來了“愛心媽媽”協(xié)會全體成員。寧強縣檢察院黨組成員、“愛心媽媽”協(xié)會會長白霞介紹了協(xié)會的性質宗旨和目標計劃,副會長楊靜為孩子們開展了法治和安全知識講座,協(xié)會成員還為孩子們送去了文體用品和精美禮品,為老師和家長贈送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書籍,共同參與了學校組織的文藝表演,與孩子們一起進行了互動游戲。
足跡4
愛心潤童心圓夢“微心愿”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那些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始終是“愛心媽媽”們的牽掛。2021年國慶、中秋雙節(jié)之際,寧強縣人民檢察院“愛心媽媽”協(xié)會聯(lián)合團縣委、縣科協(xié),到太陽嶺鎮(zhèn)蒼社小學、代家壩鎮(zhèn)東皇溝小學、漢源街道辦滴水鋪小學,開展“金秋圓夢·關愛留守兒童”法治、科普進校園暨“微心愿”系列活動。檢察干警給孩子們開展了法治安全講座,科協(xié)的工作人員給他們帶來了“流動科技館”展覽。這次圓夢“微心愿”活動共為144名留守兒童送去了筆袋、筆記本、水彩筆、蠟筆等學習用具。每個孩子都收到了自己的心愿禮物,臉上的笑容成為最靚麗的風景線。
足跡5
以愛之名一個都不能少
2021年9月1日,正值開學之際,舒家壩鎮(zhèn)8歲的小軍(化名)牽動著寧強縣人民檢察院“愛心媽媽”們的心。小軍是一個曾經遭受過家暴的留守兒童,媽媽在他5個月大的時候就離開了他。父親重組家庭后,時常因為瑣事對小軍拳腳相加,對他的生活缺少關心。暑假期間,“愛心媽媽”們了解到小軍有厭學情緒,不想去上學,隨即來到小軍奶奶家,和小軍進行了交談,詢問了小軍的生活及學習情況,并給小軍帶來了輔導書籍、籃球、乒乓球等用品,鼓勵小軍好好生活,努力學習,經過2個多小時的交流,小軍從剛開始的不愿開口說話,到敞開心扉和“愛心媽媽”們交流,最后表示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奶奶和“愛心媽媽”們對他的期望。
結語
她們,穿上制服、佩戴檢徽,是颯爽英姿、守護正義的“檢花”;她們,走進大山、走進校園,是溫柔善良、愛心滿滿的“媽媽”。
她們,曾冒著酷暑,驅車3個多小時,與寧強縣陽平關鎮(zhèn)竹壩河小學的100余名留守共度“六一”;她們,曾翻山越嶺,到全縣最偏遠的禪家?guī)r小學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她們,曾來到特殊教育學校,陪全校40余名特殊兒童做游戲,吃蛋糕,給孩子們一個多彩的童年……
她們,用擔當傳遞著人間之愛,用堅守為檢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