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首次考古發(fā)現顏真卿書丹墓志
11月13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公開新發(fā)現的一方顏真卿書丹墓志。這是目前首例考古發(fā)掘出土的顏真卿早年書跡真品。
?
今年夏天,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秦都咸陽城考古隊對秦漢新城政府儲備用地內發(fā)現的百余座漢唐墓葬開展了考古發(fā)掘工作。這里位于漢哀帝義陵以南約1.6公里,秦咸陽城遺址保護區(qū)以西約2.7公里。發(fā)掘過程中清理了大量隋唐時期的墓葬,其中可確證為元氏家族墓葬共3座,出土墓志四合。
據介紹,這些墓葬均遭到早期嚴重盜擾,墓葬形制均為長斜坡墓道土洞墓,整體平面似刀形。其中“元大謙、羅婉順夫婦合葬墓”為5天井,第5過洞兩側有龕,墓葬總長35.8米,深9.5米。墓室內一側有磚砌棺床,葬具及墓主骨骼無存。隨葬品除墓志兩合外,出土銅錢、陶燈、塔式罐、陶人俑、陶動物俑等113件(組)。
“元不器墓”為兩天井,墓葬總長13.8米,深6.6米。木質單棺,墓主骨骼擾亂嚴重。隨葬品除墓志一合外,見有銅錢、陶罐、陶人俑、陶動物俑等24件(組)。
“元自覺墓”與元大謙夫婦墓形制類同,墓葬總長31.4米,深9.6米。第4、5過洞兩側有龕。墓室內亦見磚砌棺床。隨葬品除墓志一合外,見有銅鏡、銅盆、銅錢、銀帶扣、高足銀杯、瓷罐、陶人俑、陶動物俑等108件(組)。
?
根據墓志內容初步研究,元大謙為北魏常山王第七代孫,歷任姚州都督府錄事參軍、隴州司倉參軍、右驍衛(wèi)長史、絳州龍門縣令。卒于開元六年(公元718年),開元廿七年(公元739年)遷祔于京兆府咸陽縣武安鄉(xiāng)肺浮原先塋之側。羅婉順,本姓叱羅,鮮卑人,北魏孝文帝時改為羅姓。卒于天寶五年(公元746年),天寶六年(公元747年)遷合于夫君舊塋。
元不器為元大謙第三子,蔭補國子監(jiān)大(太)學生,未仕未婚,卒于開元廿四年(公元736年),開元廿七年(公元739年)遷祔其父母墓側。元自覺為元大謙之侄,父元大簡歷任鄜州司倉參軍、游擊將軍、右衛(wèi)藍田府左果毅都尉、左金吾衛(wèi)邑陽府左果毅都尉、朝散大夫、豐州都督府長史、陜州長史,追贈幽州刺史、太子少師。本人歷任蒲州虞鄉(xiāng)縣主簿、右衛(wèi)率府胄曹、游擊將軍、左司衛(wèi)率。夫人為尚書主客員外崔濬之女。卒于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與夫人同遷葬于咸陽縣武安鄉(xiāng)畢原。
元大謙夫婦、元自覺墓志撰文者均為汝陽郡王李璡,志文內李璡自稱外侄孫、外甥。據《新唐書》載,李璡為讓皇帝李憲之子,李憲妃元氏,追封恭皇后。結合墓志內容可知元自覺姊妹即李憲之妃、李璡之母。
?
元大謙墓志書丹者為墓主侄孫元豫,元自覺墓志書丹者為外甥李珵,皆未見史載。推測李珵亦為李憲之子。羅婉順墓志書丹者為顏真卿,文內自稱為長安縣尉,羅婉順卒于天寶五年(公元746年)四月,天寶六年(公元747年)三月與丈夫合葬。據顏真卿年表,天寶五年顏真卿由醴泉縣尉升任長安縣尉,與史載相合。
顏真卿現存世書跡以傳世碑刻為主,其中以河南洛陽《王琳墓志》時代最早,為開元二十九年。本次發(fā)現是目前國內唯一經由科學考古發(fā)掘出土的顏真卿早年書跡真品。
此次考古發(fā)掘執(zhí)行領隊、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館員張楊力錚說,本次考古發(fā)現補充了唐長安城周邊貴族葬地分布的資料。李璡所撰墓志不僅作為新見的唐代皇室成員文學作品,其內容也填補了李憲妻族的相關情況,有益于唐代正史、文學史的研究。羅婉順墓志作為經由科學考古發(fā)掘出土的顏真卿早期書跡真品,對于研究其本人及我國中古時代書法藝術意義非凡。
墓志所載葬地對研究咸陽地區(qū)地名變遷提供了新材料,武安鄉(xiāng)應與秦武安侯白起相關,為進一步尋找秦咸陽城西部的杜郵提供了線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