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碑林區(qū):系統(tǒng)謀劃 多措并舉 扎實推進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
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是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西安市碑林區(qū)委政法委以試點工作為契機,按照省市政法委的安排部署,深入調研,精心謀劃,扎實推進,試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已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審結刑事案件251件278人,無一上訴、抗訴,極大地節(jié)約了司法成本。8月16日,陜西省委常委、省政法委書記、副省長杜航偉對碑林區(qū)的試點工作進行調研,現場觀摩了一起認罪認罰酒駕案件庭審,聽取專題匯報,對試點工作予以充分肯定。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視,明確方向
年初,西安市碑林區(qū)委政法委在全面總結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把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列入今年的政法工作要點,作為司法體制改革的重頭戲來部署和推進。
一是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以“必須做、深入改”為指導思想,以探索符合法律規(guī)定、貼近審判規(guī)律、形成可復制的經驗為目標,統(tǒng)一部署、全面推進試點工作。
二是組織全區(qū)公檢法刑事辦案骨干力量,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全面梳理、分析近3年刑事審判案件及量刑情況,在明底數的同時,明確改革的方向和預期目標。
三是認真學習領會中央改革文件的核心精神,深入研討交流,及時糾正對此項改革的模糊認識,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為正確理解改革精神、準確把握改革方向、順利推進試點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學習先進,周密部署
一是西安市碑林區(qū)委政法委牽頭組織區(qū)政法各部門刑事業(yè)務骨干,赴北京海淀區(qū)法院、東城區(qū)法院、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北京市交警海淀支隊學習當地試點工作經驗,開闊了視野,找準了差距,明確了努力方向。
二是結合工作實際,形成了《關于實施全流程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機制的可行性報告》,經碑林區(qū)司改專項小組專題研討,在此基礎上制訂了《碑林區(qū)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穩(wěn)步有序推進改革試點工作。
三是立足實際,提出近期方案和遠期方案的工作思路。近期方案是通過對現有看守所速裁法庭的改造,在看守所成立綜合辦案中心,主要從危險駕駛案件入手,開通現有刑事案件的認罪認罰從輕試點辦理通道,實現從公安立案到法院判決不超過72小時。遠期方案計劃在原碑林區(qū)看守所的舊址上建立一座具有一定規(guī)模、科技含量高、網絡發(fā)達的獨立綜合辦案中心,實現48小時內結案的工作目標。
三、齊心協力,高效推進
一是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實施細則》,政法各單位自行進行設置并形成會簽文件,從公安機關科所隊辦案、法制部門審核、提請逮捕,檢察機關批捕、提起公訴,法院審判等訴訟各個環(huán)節(jié)限定辦案時間,確保依法提高司法機關工作效率,保證當事人訴訟權利和利益。
二是設立認罪認罰從寬試點案件專用辦公區(qū)。充分利用現有的司法資源,在看守所設立了兩個法庭、法援律師的值班室,開通了公檢法內網布線,完善了視頻接見室,實現了法律文書網上審批、流轉,方便了律師迅速會見當事人。
三是實現了文書格式簡化。制作了格式化、填充式的起訴意見書、起訴書、證據目錄、判決書等,節(jié)約了辦案時間。
四是實現了部分案件的“一站式”辦理模式。在碑林區(qū)交警大隊設立了公檢法聯合辦案區(qū)和審判法庭,對不需要進行價格評估、傷情鑒定、社區(qū)矯正的認罪認罰案件,特別是對危險駕駛案件(酒駕)開通?“綠色辦案通道”,實現了快訴快結。比如,凌晨1時發(fā)案,中午12時取得血醇報告書,13時電子卷宗報送至檢察院,同時指定法援律師介入,次日上午9時檢察院出具起訴意見書,法院在交警隊審判法庭開庭審理,18時前下發(fā)一審判決。
五是針對物價評估和社區(qū)矯正評估工作往往遲滯的問題,召開全區(qū)政法機關及相關部門專題協調會,明確要求區(qū)司法局、物價局全力配合試點改革工作,制定具體標準、明確完成時限,確保了案件辦理高效有力推進。
四、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一是組織200多名公安干警旁聽、觀摩認罪試點案件的庭審流程,以形象化方式進行現場教學;
二是在看守所內循環(huán)播放由一線辦案法官講解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內容,幫助在押人員真正了解試點制度的核心所在,提高其申請適用試點政策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是對碑林區(qū)法院主導的刑事辦案流程和法律文書進行了指導和理順,實現了一站式審理模式的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與保障監(jiān)督同步進行。主要包括依法放大現行量刑獎勵機制、與員額制司法制度改革相結合、法官助理與主審法官的配備分工等內容。(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