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全面司改:人工智能助辦案 “鷹眼”神器盯老賴
今年是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決戰(zhàn)之年。廣東省對中央賦予的司法改革試點任務高度重視,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把司法改革納入全省改革大盤子,加強指導和謀劃部署,為司法改革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廣東省委政法委發(fā)揮牽頭作用,先后組織召開33次司法改革專題協(xié)調會、19次專項小組會議,審議通過41份司法改革文件,有力推進了各項任務落地實施。改革啟動以來,省委政法委突出“四個結合”統(tǒng)籌推進各項改革試點,改革工作持續(xù)走在全國前列,并取得顯著成效。
廣東審判和檢察機關在全面推進司改過程中,為提升群眾司法獲得感方面作了哪些努力?近日,記者隨同省委政法委先后走訪了廣州、佛山、深圳等地法院和檢察院,探訪當地的司改亮點。
廣州中院
智慧法院應對“案多人少”
近年來,為破解“案多人少”等制約法院科學發(fā)展難題,依托廣州法院云計算平臺,開發(fā)啟用智慧庭審系統(tǒng)、智審裁判系統(tǒng)、“三通一平”訴訟服務體系、司法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平臺,初步建成以法官需求、群眾需求、決策需求為導向的具有廣州特色的智慧法院。
廣州中院副院長張春和說,圍繞執(zhí)法辦案第一要務,廣州中院建成業(yè)務網上辦理、流程全面覆蓋、數據互通共享、系統(tǒng)輔助裁判的智能辦案體系,如“法官通”APP實現移動辦案辦公,法官可遠程管理案件、在線合議、語音撰寫文書、視音頻執(zhí)法取證、閱辦公文、安排工作日程。
此外,成立類案識別重大項目攻關小組,以醉酒駕駛、勞動爭議等法律關系相對簡單、裁量尺度相對固定、規(guī)模效應明顯的案件為突破口,探索基于司法人工智能的計算機輔助裁判技術,實現類案識別與推送。建立廣州法院“律例注疏”法律知識庫,設置爭議焦點索引,法官審理案件、撰寫裁判文書時,系統(tǒng)自動向法官推送相關法律法規(guī)、同類案件和說理段落。
同時,積極回應新形勢下群眾訴訟服務新需求,建成以實體訴訟服務中心為基礎,以12368訴訟信息綜合處理樞紐為核心,以手機APP、門戶網站等為載體的立體化智能訴訟服務平臺,讓群眾共享智慧法院建設成果。
如通過對12368電話呼叫中心、門戶網站、“兩微一端”提起的各類訴訟服務請求進行全數字化集中管理,實現分類處理、即時轉辦、節(jié)點監(jiān)控、超期督辦。張春和說,去年該院處理各類事項161630條,其中“首接即辦結”107038條,向法官轉辦率僅33.78%,大幅減少法官處理訴訟事務壓力。
佛山中院
院庭領導監(jiān)管納入績效
佛山中院是全國最早探索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的法院,早在2012年底,該院就推行審判長負責制,還權于合議庭和法官。在放權與監(jiān)督的關系上,該院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方面是明晰職責,落實司法責任。佛山中院院長趙菊花介紹,如在充分放權方面,佛山中院出臺了《完善司法責任制改革試點具體實施方案》等規(guī)定,落實法官辦案主體責任,院庭領導對其未直接參加審理案件的裁判文書不再審核簽發(fā),實現“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同時,規(guī)定院庭領導履行監(jiān)管職責的情況,納入個人績效考核并占40%的權重,怠于履職或不當履職造成嚴重后果的承擔相應責任。
而在加強聯動,形成監(jiān)督合力方面,廣州中院出臺了《關于建立監(jiān)察室與審判管理辦公室聯動監(jiān)督工作機制的意見》,凝聚內部監(jiān)督合力,防止審判監(jiān)督與紀律監(jiān)督兩條線、兩張皮。如,建立案件異常情況互通,對3次以上扣除審限、不符合案件報結條件、弄虛作假報結等異常審判流程情況,以及案件評查認定的瑕疵案件和問題案件等特殊案件,審管辦及時通報監(jiān)察室,監(jiān)察室視情況進行核查等。
“同時,我們還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要做到全程留痕,確保監(jiān)管有序?!壁w菊花說,這主要是事前、事中、事后留痕實現,如在事前留痕方面,規(guī)定院庭領導行使案中監(jiān)督權,應在事前填寫《審判管理監(jiān)督流程登記表》,明確監(jiān)督依據及監(jiān)督要求,并將登記表及相關案件材料轉交審管辦或部門內勤登記備案。院長行使案中監(jiān)督權,由審管辦將登記表報送相關案件的分管院領導、庭長,由其出具書面意見。
深圳中院
“鷹眼查控網”查人找物
法院的生效判決無法執(zhí)行,被群眾稱為蓋有官印的“白條”,影響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滿意度。深圳中院副院長黃志堅說,“鷹眼查控網”是深圳法院首創(chuàng)的對被執(zhí)行人及其相關人員的財產和人身進行查詢和控制的網絡工作平臺,隨著聯動協(xié)助單位的拓展,功能范圍也不斷增強,成為深圳法院執(zhí)行辦案中查人找物的一款“神器”。
如在財產查詢方面,“鷹眼查控網”至今已與44家協(xié)助、聯動單位實現聯網,既包括公安、工商、地稅、海關等國家機關,也包括多家商業(yè)銀行、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聯合產權交易所等公司類協(xié)助執(zhí)行主體,還在全國率先將外資銀行納入查控體系。
與此同時,通過“鷹眼查控網”,深圳中院對被執(zhí)行人財產查控種類由過去的4項擴展到28項,涵蓋了銀行存款、工商登記、車輛、房產、股票、理財產品等多種財產形式,即將上線公積金查詢凍結、燃氣開戶信息查詢等業(yè)務功能等。
此外,對于被執(zhí)行人在商業(yè)銀行的存款余額,“鷹眼查控網”還實現了由查到控的一體化辦理,是全國法院唯一實現對銀行賬戶存款余額進行扣劃的網絡查控平臺。對查封的車輛,也實現了實物查扣與檔案查封的一體化。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鷹眼查控網”累計查詢財產近971萬項,實際控制財產48.35萬項,僅銀行存款即已凍結金額98.93億元,實際扣劃金額50.35億元,累計人員查詢29473人次,人員控制3542人次。
“目前我院正在組織研發(fā)功能更為強大的執(zhí)行事務平臺,該平臺一旦研發(fā)成功,執(zhí)行案件流程將實現全程自動化,辦案系統(tǒng)不再是一個收集和存儲信息的工具,而是成為智能輔助執(zhí)行法官辦案,自動辦理原來需要人工辦理的大量執(zhí)行流程中的事務的樞紐。”黃志堅說。
下一步,該平臺將聯合“鷹眼查控網”,根據查控網反饋的財產信息,實現一鍵點擊便可查控被執(zhí)行人的財產、再根據查控反饋的信息自動匯總生成查封結果通知書以及查控執(zhí)行日志,自動通過手機短信送達申請執(zhí)行人。
深圳檢察院
34項職權下放給檢察官
本輪司法改革有四大任務,即四項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司法責任制、司法人員職業(yè)保障、人財物統(tǒng)一管理。這四大任務中,員額制改革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深圳作為先行試點地區(qū),2014年即著眼于公正高效辦理案件的客觀現實需要,在全國率先完成入額工作。中央的員額比例要求下達后,深圳克服調整陣痛,于2016年完成首批中央員額入額工作。
對入額人員,深圳設置了嚴格準入、有序緩入、堅決禁入“三道門檻”。在員額使用上,深圳堅持“三個導向”:入額法官檢察官必須在一線辦案;員額統(tǒng)籌上向基層傾斜;入額的院庭長帶頭辦案。
而根據檢察權的不同屬性,深圳市檢察院對改革初期的主任檢察官辦案組織進行調整完善,在司法屬性較強的公訴、偵查監(jiān)督部門實行檢察官獨任制,在行政屬性較強的職務犯罪偵查部門實行行政審批制,在監(jiān)督屬性較強的民事行政檢察、刑事申訴檢察等部門實行集體決定制。
深圳檢察院副檢察長林雄透露,全市檢察機關先后兩輪修改檢察官權力清單,形成了2.7萬余字的《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職權劃分暫行規(guī)定(試行)》,梳理了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長(含副檢察長)、檢察官的1003項具體權力,其中授予檢察官的職權占權力清單的53%,將原屬于檢察委員會、檢察長行使的34項職權下放給檢察官,檢察委員會審議案件數量下降22.9%;檢察長、副檢察長審批案件下降40%以上。
■現場
廣東法院邀請人大代表實地感受司法惠民
沒想到法庭信息化
水平也這么高
6日—7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邀請20名全國和省人大代表來到恵民之州——廣東省惠州市,親身體驗司法如何惠及民生。
人大代表一行先后視察了惠州中院立案信訪窗口、訴訟服務中心、勞動爭議案件調解室以及博羅法院園洲法庭等,聽取廣東高院副院長陳超介紹了全省法院全面深化司法改革,以及開展訴訟服務改革、立案登記制改革、人民法庭改革等情況。
筆者現場看到,廣東司法惠民的舉措還真不少:惠州中院與市總工會聯合在訴訟服務大廳創(chuàng)設勞動爭議案件調解和法律援助工作站、二維碼查詢案件進度、景區(qū)設置巡回法庭,廣州等地的“審務通”“律師通”手機APP,遠在海島的偏遠法庭都有了數字法庭。
省人大代表王月梅告訴筆者,“法院工作注重司法惠民,不斷創(chuàng)新便民方式,讓群眾真正享受到了陽光般的溫暖?!薄敖陙?#xff0c;基層法庭的硬件設施改善很大,沒想到法庭的信息化水平也這么高?!比珖舜蟠碓愎鸨硎?。
(記者?祁雷 通訊員?潘玲娜?黃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