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政務110暢通訴求渠道開創(chuàng)社會治理新局面
“您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我家住在貴州省都勻市都市龍庭小區(qū),每天晚上旁邊的老三中工地噪音擾得我無法睡覺?!薄艾F在正在施工嗎?”“白天不施工。每天從凌晨3點一直施工到凌晨5點,讓人無法休息?!薄澳从车膯栴}我已經詳細記錄,稍后有工作人員與您聯系,幫您解決?!?/p>
在黔南州政務110平臺的協調處理下,都勻市城管局聯系投訴人處理了該問題,這是該平臺及時解決群眾訴求的一個縮影。
今年4月28日,黔南州委書記唐德智在全州大數據發(fā)展大會上表示,數據服務是社會治理的重點,必須融入更多的數據服務內容,形成海量數據,黔南要強力推行政務110平臺運用,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為便民利民提供訴求暢通渠道,努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黔南社會治理新局面。
整合數據資源
“如何打破數據聯通壁壘,實現數據共建、共享、共通?!鼻现菸ㄎ嚓P負責人表示,黔南州利用人民群眾對“公安110”的知曉率,搭建“黔南州政務110服務平臺”。平臺搭建以后,將黔南綜治中心、群眾工作中心、矛盾糾紛多元調處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務中心等納入業(yè)務推送范圍,打通與黔南州政法綜治大數據平臺渠道,實現“信息共享、業(yè)務協同”的網上“多中心整合”并統(tǒng)籌協調和統(tǒng)一調度該州各縣(市)、各部門開展社會治理和服務群眾工作。
黔南州政務110服務中心按照“集中受理、統(tǒng)一分流、分類辦理、限時辦結、統(tǒng)一協調、統(tǒng)一督辦”的原則,成功建成貴州省首家集報警求助、應急指揮、公共服務、惠民幫扶、效能監(jiān)察、資源配置、信息查詢、決策參考等一體的多功能服務平臺,為推動全省綜治工作規(guī)范化建設提供黔南實踐。
據悉,黔南州政務110平臺是一個面向群眾全開放的平臺,該州56個政府部門980個機構,涉及到州、縣(市)、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社區(qū)(村)、網格等五級近4000多個客戶端,真正成為部門聯動“橫到邊、縱到底”的民生事務服務平臺。
“現在的確方便多了,孩子們都外出工作,只有我們老年人在家,平時遇到一些困難,拿起電話撥打110,社區(qū)工作人員就會主動上門幫助我們?!奔易』菟h城關鎮(zhèn)的李大爺高興地說。
如今,在黔南,群眾撥打110報警求助,屬于警務類的,一鍵轉接到公安機關,進入接處警流程;屬于政務類的,直接派單發(fā)送相關職能部門值班人員手機端,并進入處置流程。該平臺聯通了110、122、119、120和服務熱線12345、12315、12333、12369、95598等,實現由“公安110”向“政務110”的轉變。
實行一套標準
“現在好了,只要是咱們老百姓的事情,拿起電話撥打110,或者在智能手機上安裝黔南州政務110手機APP,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部門了。”都勻市廣惠辦事處張大媽高興地說。
為提高辦事效率,黔南州實行一套標準,管理政務110平臺,以便最大限度服務好廣大群眾。政務110平臺通過受理督辦提醒,將該州范圍內的警情類、政務類及其他訴求類進行統(tǒng)一受理,實現多平臺合一、多平臺業(yè)務推送,也就將該州范圍內的警情類、政務類及其他事物類,需要政府部門及時處置的各類案(事)件進行了統(tǒng)一受理。該平臺受理各類訴求后按照《黔南州政務110服務平臺工作實施方案》和《黔南州政務110服務平臺聯動成員單位及工作職責》進行分類處置、精準派發(fā)。
同時,按照《黔南州政務110服務平臺實施方案》文件要求,明確由黔南州綜治辦牽頭,將政務110服務工作納入縣(市)黨委、政府的業(yè)務目標考核內容,主要考核“簽收率、反饋率、結案率、群眾滿意率”等四項指數。
黔南州政務110平臺實要求工作人員收到任務工單以后,15分鐘內簽收,并趕往現場處理。超過30分鐘未簽收,該平臺會自動推送到分管部門領導的手機端督辦。超過1個小時未簽收,會自動推送到分管縣(市)領導手機端督辦。工作人員簽收任務以后,要及時進行處置反饋,對處理完畢的要及時申請結案;部門處置完畢及時申請結案,該平臺將對群眾進行短信回訪或人工電話回訪,了解事情的辦結情況和質效,并將群眾“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基本不滿意”等評價錄入平臺。
據悉,該平臺針對群眾不滿意的由州、縣(市)督辦督察局進行調查核實,核實屬于單位不履職、服務質量差的將進行專項督導。對情節(jié)嚴重或造成重大影響的提交各級紀委監(jiān)察委和組織部門依法依規(guī)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真正實現“一個中心、一個平臺、一個指令、一套機制、一管到底”的工作目標。
服務更加廣泛
“通過黔南州政務110平臺,在服務民生事務方面,受理渠道更多、服務范圍更廣、處置時效更高、監(jiān)督管理更嚴、服務質量更優(yōu)。”黔南州政務110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在處理群眾的訴求中,該平臺不光受理110電話、短信報警,還增加了“微信、微博、互聯網輿情、手機APP”等多種渠道。同時,將“政法綜治大數據平臺”網格員采集的“矛盾糾紛、治安隱患”等推送到“政務110”處置。不僅拓展了渠道,還讓群眾訴求從“被動受理”向“主動發(fā)現”轉變,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此外,黔南州政務110平臺不光受理公安機關報警求助,服務項目涵蓋政府各職能部門的所有政務訴求。群眾安裝黔南州政務110APP后,手機有“政務服務”模塊,添加了56個部門287項訂制查詢、預約和專業(yè)咨詢服務,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該平臺還將天網視頻、4G無線圖傳、執(zhí)法人員手機端的現場音視頻傳到政務中心,值班領導可以第一時間了解現場情況,為事件處理提供支撐。對需要多部門聯合處置的案(事)件,該平臺可以同時推送多個部門聯合處置,形成處置合力,提高處置效率。該平臺還接入了省應急管理平臺,設有應急專家、應急預案、應急裝備、應急發(fā)布等模塊,常態(tài)化工作由政務110完成,一旦發(fā)生重大(案)事件,需要進入應急響應時,由應急部門接管處置,確保各類(案)事件的快速、科學、高效處置。
黔南州政務110平臺通過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和配套機制保障,從群眾關心的“小事”“難事”“實事”做起,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和衡量工作質量的最高標準,推動政府部門干部轉作風、轉觀念、服務能力提質增效,全面落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要求。
該平臺推出以后,雖然110服務號管的事多了,但公安機關的非警求助分流了。政府、部門、市場、社會組織各歸其位、各擔其責,實現了“聯動共融、多元共治、社會善治”的工作目標。
據了解,該平臺自運行以來成效明顯:信訪量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網絡民意滿意度同比上升。
截至目前,黔南州政務110服務平臺共受理群眾各類訴求12萬多起,其中水電、衛(wèi)生、環(huán)保、城建等非警務類訴求9萬多起,占受理總量的77.2%。涉及討薪堵工、噪音擾民、消費糾紛、環(huán)境污染、土地賠償、醫(yī)療保障等10多類民生事務,通過政務110受理、分流、協調、督辦,不僅使警力得到真正減負,還使民生問題辦結時效明顯提升、政府部門履職能力明顯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增強。(法制生活報記者 羅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