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浙江省檢察機關查辦虛假訴訟案872件 其中民間借貸領域的超六成
借款10萬元,實際拿到9萬元,可還了18萬元還沒還清,最后被逼得賣了公司還債;包工頭持工資表和工人簽名到法院起訴,為136名工人討工資,誰能料到,這背后是建設公司串通包工頭演的一出“苦情戲”,目的是稀釋債權……這些都是虛假訴訟惹的禍。記者從浙江省檢察院3日召開的全省檢察機關防范和打擊虛假訴訟情況新聞發(fā)布會上了解到,2018年以來,我省檢察機關共辦理虛假民事訴訟案件872件,涉案金額7億余元,虛假訴訟監(jiān)督在我省已走向常態(tài)化,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公平正義。
故意捏造事實提起虛假的民事訴訟,騙取生效裁判文書,牟取不正當利益。這種虛假訴訟行為不僅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正常的司法秩序,損害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省檢察院副檢察長高杰介紹,在全省檢察機關辦理的872件虛假民事訴訟案件中,涉及民間借貸領域的577件,占虛假訴訟案件數(shù)的66.2%,“我省民間資本較為活躍,民間融資發(fā)展迅速,該領域虛假訴訟亦呈高發(fā)態(tài)勢”。
西湖區(qū)檢察院就查辦過一個職業(yè)放貸團伙“一手操辦”的系列虛假訴訟案。去年3月,杭州的陸先生拿著一份借款合同來到西湖區(qū)檢察院求助。原來,陸先生此前因急用錢向張某借3萬元,但對方卻讓他簽了張5萬元的欠條,并告訴他這是行規(guī)。到了還款日,對方不僅讓他還5萬元本金,還加收相應的利息。在對方各種暴力逼債下,陸先生陸續(xù)以現(xiàn)金形式歸還了2萬多元的利息,但對方又以其未按期還款為由索要2萬元違約金,最后還拿著5萬元欠條將陸先生告上法庭。由于害怕,陸先生缺席判決,法院基于合同按照5萬元的借款金額判決張某勝訴。
了解陸先生的情況后,西湖區(qū)檢察院檢察官展開調查,發(fā)現(xiàn)張某僅在西湖區(qū)法院就有13起民間借貸糾紛,案涉?zhèn)鶆湛傆嬌习偃f元。通過進一步調查,檢察院掌握了張某等人實施虛假訴訟的證據(jù),向法院發(fā)出再審檢察建議。法院隨即啟動再審程序,認定這些案件均存在虛假訴訟情形,撤銷了原案判決,張某及其職業(yè)放貸團伙成員均被依法逮捕。
在勞動爭議領域,捏造合同、虛構項目、虛構薪酬等方式的虛假訴訟比較多見。省檢察院統(tǒng)計,2018年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該領域虛假訴訟案256件,占總數(shù)的29.4%。以臨海市檢察院查辦的傅某某與徐某某等人虛假訴訟案為例,臺州軒翔彩印包裝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傅某某與該公司員工徐某某等16人互相串通,通過虛構工資數(shù)額、虛增欠薪時間等方式,向法院騙取調解書,意圖逃避債務。查實存在虛假訴訟情形后,臨海市檢察院對金額總計120余萬元的16份生效民事調解書發(fā)出再審檢察建議,監(jiān)督糾正錯案,傅某某等人也因虛假訴訟罪被追究刑事責任。
據(jù)統(tǒng)計,2018年1月至12月,全省檢察機關發(fā)出再審檢察建議、抗訴數(shù)435件,法院改判數(shù)239件;移送虛假訴訟犯罪案件136件249人,已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0件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