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眾身邊的“小事”辦利索
“您好,我給別人干活的時候受傷了,包工頭一直沒有給我支付醫(yī)藥費,我想請個律師幫我打官司。”“我想問問調解離婚需要啥手續(xù)啊?”……11月23日,在安康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大廳,前來咨詢的群眾絡繹不絕。據(jù)服務大廳工作人員介紹,每逢周二,前來咨詢的群眾比平時更多,因為那一天局里的領導會在大廳現(xiàn)場帶班。
今年以來,安康市司法行政系統(tǒng)為進一步深化為民辦實事,積極探索“一個中心、兩級聯(lián)動、三班服務”模式,以公共法律服務大廳為陣地,市縣兩級司法行政機關通過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律師等司法行政法律服務資源,創(chuàng)新司法行政機關服務方式,優(yōu)化服務流程,以局領導帶班、科室負責人值班、法律服務人員坐班的形式接待群眾來訪,提供法律咨詢,讓人民群眾獲得更便捷、更優(yōu)質、更實在的公共法律服務。
“司法局把咱老百姓的小事當成大事辦,認真負責,我真是太感激了?!睂τ凇叭喾铡睅淼墓ぷ鞒尚?#xff0c;紫陽縣的周先生感受頗深。
今年初,周先生的兒子在學校打籃球時受傷住院,因賠償事宜協(xié)商無果,周先生將責任方訴至法院。訴訟期間,周先生來到安康市法律援助中心尋求法律援助。當天,帶班領導了解情況后立即安排科室負責人核實相關申請材料,查明后當即指派“1+1”法律援助志愿者承辦案件。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周先生很快拿到了3萬余元的賠償款。
“為群眾辦實事,就得從每一個細節(jié)著手,把工作做扎實,把實事辦好。”安康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說,為了讓群眾享受更便捷、更優(yōu)質的公共法律服務,他們精益求精,持續(xù)改進。該局將每周“三班服務”的值班表,通過微信公眾號、局機關網站、公示欄等進行公示,便于群眾選擇和監(jiān)督;通過整合律師、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司法鑒定等多種資源,為群眾打造一站式服務,并以標準化活動為載體,為來訪群眾設立等候區(qū),提供茶水、筆、紙、雨傘等便民物品。另外,該局還設立了黨員先鋒崗,讓黨員干部亮明身份作表率,規(guī)范辦理流程,明確辦理時限,提供優(yōu)質服務。
工作好不好,群眾說了算。為了及時掌握群眾對司法行政機關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的意見建議,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各窗口安裝了電子評價器,便于來訪群眾即時評價,法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還定期進行問卷調查和電話回訪,了解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知曉率和滿意度,并將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轉交相關科室進行處理,在規(guī)定時限內進行答復和反饋,確?!凹新鋵?、事事有回音”。為進一步將“三班服務”做優(yōu)做強,安康市司法局還對每月工作進行“回頭看”,對未解決的問題,督促帶班領導做好后續(xù)服務,對一些疑難復雜案件,及時提交局黨組會進行討論,爭取把群眾身邊的每件小事辦好、辦利索,讓群眾“少等待”“不折騰”。
安康市司法行政系統(tǒng)聚焦人民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通過開展“三班服務”,不僅讓群眾獲得了更加優(yōu)質高效的法律服務,還在司法行政機關與人民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把司法行政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記者 陶玉瓊 通訊員 王子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