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司法為民 守護公平正義——陜西法院以司法改革助力審判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這就好了?”“欠款全到位了?”“真的馬上到賬?”……
11月24日,在西安市未央區(qū)人民法院“e法庭”的電子屏幕上,一張滿是欣喜的臉反復和法官確認著一份難得又來得如此“輕松”的幸福。
“沒問題!”未央法院的法官胡琳答得干脆懇切。
一根網線,兩方屏幕,20分鐘,就讓遠在千里外的兩名申請執(zhí)行人順利拿到了87萬余元的案件款——這是信息化賦予現代化司法的便民效率,也是新時代人民法院不斷升級的“守護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群眾的司法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務就延伸到哪里。從二維碼“隨身法官”、“云上法庭”,到“24小時自助法院”;從家門口的巡回審判點、“天平驛站”,到因地制宜設立的“蘋果法庭”“蔬菜法庭”“助企法庭”“共享法庭”……眼下,在陜西法院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正伴隨著一個個司法為民的暖心場景,將法治的光亮灑向三秦大地的每一個角落,也把公平正義的溫度傳遞給每一個三秦百姓。
堅定改革,奏響公正司法“奮進曲”
“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提供了明確有力的指引,這是法院人光榮的使命任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考卷。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加倍用心去作答、去完成,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到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具體實踐中?!标兾魇「呒壢嗣穹ㄔ狐h組書記、院長李智說,“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一直是陜西法院工作的“靶心”,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了讓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成色更足,全省法院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主線,堅持“以改革精神做好改革工作”,推動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辦案質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明顯提升。截至目前,累計完成136項司法改革任務,出臺73項改革制度機制,4項改革經驗入選《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多項改革舉措被最高人民法院交流推廣。
如何讓法院工作緊跟時代發(fā)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向往?從有序放權到有效監(jiān)督,從加強制約監(jiān)督到落實司法責任,陜西法院用堅定改革的信念和實際行動,持續(xù)深化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工作——
在全國率先探索形成了“全省統籌、差別分類、以案定員、以員調編、動態(tài)調整”員額、編制動態(tài)管理機制;加強跨域跨部門司法聯動協作,會同省自然資源廳等部門制定《生態(tài)環(huán)境損害修復管理辦法(試行)》《環(huán)境資源保護司法審判與行政執(zhí)法聯動工作機制的意見》,創(chuàng)新推動陜川甘三省四地法院建立秦嶺南麓嘉陵江上游環(huán)境資源審判委托送達和調查取證協作機制;設立生態(tài)環(huán)境司法保護基地,推動秦嶺黃河生態(tài)環(huán)境司法保護邁上更高水平;積極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2021年,全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
“新時代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新篇章,要書寫在每一項細致的工作中,書寫在每一項務實的舉措里?!笔》ㄔ狐h組副書記、副院長范思泓表示,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下,陜西法院將堅定不移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扎實推進各項司法改革措施落實落地,不斷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全面夯實司法為民根基。
創(chuàng)新舉措,注入高質量發(fā)展“加速劑”
法庭也能“共享”嗎?
在西安市雁塔區(qū)人民法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11月27日,雁塔法院雁塔區(qū)物業(yè)協會服務站里,一面錦旗格外醒目,兩行“懷愛民之心 辦利民之事”的金色大字,承載著真誠的謝意,也彰顯出群眾對陜西法院工作不斷提升的滿意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而我們基層法院要做的,就是不斷創(chuàng)新司法服務供給形式,精準對接群眾解紛需求,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毖闼ㄔ狐h組書記、院長李云峰說,今年以來,針對社區(qū)矛盾調解力量薄弱、法治資源不足等問題,雁塔法院堅持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將司法服務有機嵌入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徑,創(chuàng)新推進訴源治理工作,在全省首創(chuàng)家事糾紛“共享法庭”及“共享法庭”雁塔區(qū)物業(yè)協會服務站,促進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和關口把控,讓各類矛盾能在“家門口”得到解決,確?;鶎用芨咝Щ?、人民群眾便利解憂。
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離不開不斷延伸的司法服務,也離不開持續(xù)優(yōu)化的工作模式。
“以前,我們采用的是一人一案負責到底的工作模式,法官干警任務重,辦案效率受限?,F在就大不一樣了?!?1月26日,談起“分段集約、繁簡分流、類案集中”執(zhí)行工作新模式帶來的改變,子長市人民法院執(zhí)行局局長南燁冰深有感觸。
法官辦案的“包袱”輕了,但是受到的監(jiān)督更嚴了。
隨著司法責任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省法院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審判權力制約監(jiān)督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一攬子指導性文件,全省三級121家法院全面建立司法人員權責清單體系,科學明晰各類司法人員崗位職責清單和履職指引,全省法院制約司法權力運行的監(jiān)督網越織越密,制度籠子越扎越緊。
此外,全省法院院庭長帶頭辦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成為常態(tài)。2021年入額院庭長辦案數量占全省法院結案總數的47%以上,獨任法官和合議庭直接裁判案件占全省法院結案總數的98.17%。
司法為民,公平正義更加可感可觸
在商洛市商州區(qū)人民法院沙河子人民法庭,背著國徽去判案,并不是稀奇事。
“一個木質的國徽,其實不重,背著它爬山,我都不帶喘的。但是,它也很重,公平正義有多重,它就有多重!”11月26日,談起巡回審判,商洛市商州區(qū)人民法院沙河子人民法庭的法官閆偉偉說。
其實,不只有閆偉偉,也不只在沙河子人民法庭,陜西有2000余名法官干警扎根445個人民法庭。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常有法官干警背著巡回裝備,跋山涉水,用腳步縮短司法的距離,將法庭“搬”到群眾家門口,把司法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10月27日清早,鎮(zhèn)安縣人民法院木王中心人民法庭門口,干警們正冒著小雨陸續(xù)將巡回審判設備裝車。根據安排,他們要前往達仁鎮(zhèn)獅子口村公開審理一起產權糾紛案件。
2個多小時后,巡回法庭布置完成?!鞍帷钡酱逦瘯锏摹胺ㄍァ彪m有些簡陋,但高懸的國徽、醒目的“巡回法庭”橫幅、莊嚴的法袍……無不彰顯著法律的權威。
路再遠,公平正義必達!
“現在開庭!”法槌清脆的聲音在山間回響。
閆偉偉說,黨的二十大報告3萬多字,“人民”二字貫穿始終,人民法庭離人民群眾最近,作為人民法庭的法官,自己深知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小問題”,就是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大問題”,一定要盡最大努力高效解決。
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派出機構,也是審判體系的“神經末梢”。近年來,為了讓人民群眾第一時間感受到司法的力度與溫度,省法院持續(xù)加強全省法院基層基礎建設,以開展人民法庭標準化、規(guī)范化“兩化”建設為抓手,著力打造人民法庭“5+5”建設模式,不斷提升人民法庭司法服務水平,推動新時代人民法庭職能定位向服務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服務基層社會治理、服務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要轉型升級。截至目前,已先后評出全省“示范法庭”44個、“達標法庭”182個,基本形成“綜合審判為主、專業(yè)化審判為輔、巡回審判為補充”覆蓋城鄉(xiāng)的司法服務網絡,實現了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司法服務全覆蓋、精準化、一體化。
(記者 陶玉瓊 通訊員 劉純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