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專門“義診”家務事,“白大夫”志愿服務團隊了解一下!

來源標題:“白大夫”志愿團義診“家務事”

“我們哥兒幾個準備打官司!憑什么父母‘走了’,這房子就歸老三?” ?

王家兄妹,聽說“白大夫”團隊在首都圖書館“義診”,專門從十里河來到首圖,找“白大夫”評理。

“白大夫”可不是大夫,而是北京市二中院法官白松,50歲出頭的她,審理醫(yī)療糾紛上千件,精通法律,又積累了大量醫(yī)學常識,人稱“白大夫”。

幾年,一個念頭在白松腦海中浮現(xiàn)——“治病不如防病,打官司也是一樣,如果能到一線普法、化解糾紛,豈不是更好?” ?

白松和審判團隊,開始走進社區(qū)、醫(yī)院、企業(yè),進行法律“義診”。來找“白大夫”的人越來越多,王家兄妹就是慕名而來。

向王家兄妹問明情況,白松說:“你們爭的房產(chǎn)是公房,不存在法律上的繼承問題?!卑姿烧页鱿嚓P規(guī)定,明確告知王家兄妹:公房不能繼承,但根據(jù)承租房管理辦法,近親屬可以繼續(xù)承租公房,但具體哪些人有權利承租,需要根據(jù)是否是近親屬、是否共同居住、戶口是否在承租房內(nèi)、是否照顧原承租人等綜合條件由房管部門決定。

“可能你們家老三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所以他能繼續(xù)承租房屋,并不是真的繼承了這個房子。”聽了“白大夫”的話,王家兄妹的“氣”消了。白松勸他們,“房子再值錢,也沒有一家人的親情值錢?!?/p>

“白法官真不錯,幾句話就把我們家的問題說清楚了。希望法官能多到我們身邊,幫我們解決實際問題,普普法。”王家人感謝著“白大夫”。 ?

如今,“白大夫”志愿服務團隊與“雙報到”工作無縫對接,法官們?yōu)槭忻瘛傲x診”的機會更多了。 ?

在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舉辦的一場向癌癥患者獻愛心大型志愿捐贈活動中,一群身著黃色馬甲的志愿者穿梭在人群中。咨詢臺、診室、大廳……到處有“白大夫”志愿服務團隊黨員的身影。他們一會兒為群眾散發(fā)法律宣傳手冊,一會兒耐心為患者解答法律問題…… ?

到紫芳園社區(qū)“報到”,“白大夫”志愿服務團隊被居民圍了里三層外三層,大家的問題像連珠炮:“我把房子給兒子算婚前財產(chǎn)嗎?有沒有什么風險?”“供暖不熱,該怎么處理?”“鄰居總在樓道里堆雜物,妨礙我出門,能不能告他?”……法官們發(fā)揮專業(yè)特長,為居民一一解惑答疑,在提供法律咨詢同時,也不忘開展法律宣傳,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識。

腫瘤醫(yī)院、協(xié)和醫(yī)院、北大六院等各大醫(yī)院;北大、首都醫(yī)科大學等高校;首都圖書館、什剎海街道、勁松社區(qū)……“白大夫”志愿服務團隊的身影活躍在越來越多的地方。

(記者 高健)